下载此文档

北方羊肚菌设施大棚栽培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细节.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北方羊肚菌设施大棚栽培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细节
土地整理
按照每亩地150-200斤的生石灰用量均匀施撒后,翻耕25-30cm,之后按照
-,沟宽20-25cm,深5-10cm;如果土壤结构松散,优选沟
将菌,起到保水作用。
越冬茬栽培时,可在冻土期来临前3-5d,上一次重水,确保整个冻土期土 壤不至于失水过多对菌丝造成伤害。当菌丝营养储备完全后,菌丝和菌核细胞 内的大量脂类物质可以保护菌丝免受冻害营养,成功越冬,因此务必要在冻土 期来临之前完成营养转化。秋冬茬和早春茬的羊肚菌养菌过程中可适度保持土 壤水分偏低,菌丝会优选在土壤内部而不是土壤表面生长,能形成更多的营养 菌丝储备营养,因此,一个重要的水分管理是“养菌阶段,如无必要,避免补 水”。
由于大棚密闭性往往不严,会有少量的空气流通,因此在整个养菌过程中, 可不必过多考虑氧气问题,当发现箱面上气生菌丝增多、直立时,代表氧气严 重不足,二氧化碳超标,此时可适度通风。
催菇技术
秋冬茬和早春茬在经历约45d的发菌和营养储备后,已经达到生理成熟;越 冬茬在冻土期结束后,前期已完成营养储备,现温度回暖,也达到了生理成熟 期;此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简称催菇 技术。现实生产中,部分基地不经历催菇也能出菇,实际为自然生理成熟加之 环境条件合适发生的自然出菇,理想的催菇技术可实现潮次均匀、健壮的原基 发生和发育。
催菇的原理性内容,参考书本《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或本公众号其他 技术文章。具体操作主要在氧气刺激、光线刺激、水分刺激、营养刺激和温差 刺激。具体做法如下:
营养刺激:撤去外源营养袋,造成营养输送断裂,诱发出菇。当外源营养袋 的营养没有消耗殆尽时,且是一个易出菇品种时,可不撤袋;当外源营养袋发 生污染时,必须撤袋。
氧气刺激:养菌期间棚子内一直处在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状态,催菇时,增大 通风,可有效的增加氧气含量,刺激转入生殖生长出菇。
水分刺激:秋冬茬和早春茬在长期的养菌过程中,水分逐渐走低,此时进行 重水补水,可极大的刺激菌丝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具体操作是,通 过滴灌或沟灌或喷灌将厢面浇透,沙性土壤可分两次进行,两次间间隔12-24 小时;黏性土壤注意避免积水。
温度刺激:催菇后,白天提高地表下5cm处温度至8-12°C,夜间降低棚内 温度(地表温度)至3-5C,拉大温差至10C以上,可有效的诱发原基发生。 催菇后不能再有低于0C的低温(地表温度),以免原基发生后冻伤夭折。
催菇之后要经常观察原基发生情况。初始原基仅是菌丝相互的扭结,针尖状, 细小,不易发现;随后转为球形颗粒状,蚕籽大小,此时较为明显。无论是针 尖状大小还是蚕籽大小,均不可直接浇水,此时浇水容易造成缺氧和机械损伤, 造成原基夭折。此时的主要工作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
出菇管理
原基后约7-10d,原基可增高至1~2cm,菌柄和菌盖分化明显,可初见菌盖 雏形;此时,维持土壤湿度20%-25%,空气湿度85%-95%,散射光照射,最低温 不低于4°C,最高温不超过20°C,12-20°C是最佳的生长发育温度。该阶段空气
湿度和土壤湿度调节以雾化喷水为宜,水量宜小不宜大,可通过少量多次的方
秋冬茬和早春茬在出菇管理中的难点是

北方羊肚菌设施大棚栽培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细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zhuangzi1
  • 文件大小786 KB
  • 时间202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