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三讲南洪北孔.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讲 南洪北孔 一、关于“南洪北孔”之称 二、南洪北孔的遭际与悲剧创作 三、《长生殿》和《桃花扇》的历史兴亡之感 四、《长生殿》和《桃花扇》的悲剧品德五、《长生殿》和《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一、关于“南洪北孔”之称
十七世纪最终十余动。
南明王朝的“君昏臣乱”:
南明:黄河以南大半壁江山;200百军队;民族心情高涨。
弘光帝朱由崧,不问国事,以“无有声色之奉”而闷闷不乐;“一代中兴之君,行的总是亡国之政”。
宰相马士英、兵部尚书阮大铖,狼狈为奸,卖官鬻爵,倒行逆施,当左良玉兴师问罪时,他们“宁可叩北兵之马,不行试南贼之刀”(《拜坛》)
江北四镇刘良佐、刘泽清、高杰、黄得功等,自私卑劣,口号是“国仇犹可恕,私恨最难消。”史可法云:“没见阵上逞威历,早已窝里相争闹,笑中兴封了一伙小儿曹。”(《争位》)
南明王朝亡于“君昏臣乱”:
夏完淳在《续幸存录》中指出:“朝堂与外镇不和,朝堂与朝堂不和,外镇与外镇不和,朋党势成,门户大起,虏寇之事,置之蔑议。”
如此昏君乱臣,国家如何不败?
南明王朝的树倒猢狲散:
弘光皇帝带着宫女溜出京城
马、阮:“一对娇娆,十车细软”,乘夜出城
刘良佐、刘泽清、田雄等:挟持“珍宝”(弘光)奉送清朝。
《桃花扇小引》:“《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引,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
2、国家的存在与安定是个人爱情婚姻的保障
《长生殿》→帝妃即统治者的爱情;
《桃花扇》→才子歌妓即一般人的爱情。
无论何种人的爱情,都必需以国家为本,国家与个人爱情的关系是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李杨沉溺于爱情→“乐极哀来”→河山裂开→爱情毁灭→残害了天下百姓。
大人物的爱情生活与国家兴亡休戚相关,不谨慎理智,将铸成大错。
后半部李杨“情悔”(忏悔消罪),终成连理。然而“情缘总归虚幻”、“总空花幻影当前”。
李杨的乐极哀来:
侯李相逢于白云庵,张瑶星怒撕桃花扇:“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它不断么?”
当异族的铁蹄践踏我土地、焚烧我房屋之时,当民族稳地“宜室宜家”?国家的存在与安定是任何个人美满华蜜爱情与婚姻的保障。惟其如此,任何人不行把个人的爱情置于》里已有流露。
侯李的被迫分手:
第一,唐人崇拜的雄才大略的君王,不象朱由崧只是一个光做坏事的享乐君王。
其次,李杨晚境凄凉,杨玉环魂断马嵬,李隆基被架空软禁,人们对失落英雄的眼泪会报以怜悯。
杜甫《哀江头》:“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花江草岂终极!”。
《长生殿》怜悯李杨的缘由:
第三,李杨不纯粹是风流帝王与绝色美人的联姻,他们之间颇有几份真情,人们对于讲感情的帝王后妃自然特殊珍惜。
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生殿》继承此基调。
第四,李隆基曾是盛唐的象征。
白朴《梧桐雨》在他的身上寄予了自己的故国之思,在元蒙异族的铁蹄的统治之下,人们怜悯李杨的悲剧遭遇,也常常是民族意识的一种曲折反映。在满清统治之下,《长生殿》亦同此理。
3、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时,卑贱者的人格远远高于珍贵者。
反差现象:
卑贱者与珍贵者的人格精神的互换——
卑贱者崇高可爱,珍贵者渺小可憎。
《长生殿》:达官显贵卑微怯懦,贫贱者却显得正气凛然,人格高尚。
野老郭从谨敢于直谏唐玄宗,指斥其过错;
乐工李龟年四处奔跑,弹唱亡国之痛;
武举郭子仪刚正醒悟,最终挑起了中兴唐室的重任;
乐工雷海青身抱琵琶,慷慨《骂贼》:
“恨只恨泼腥膻莽(蛮横地)将龙座渰(yān,占据),癞蛤蟆妄想天鹅啖,生克擦(生生地)直逼的个官家下殿走天南。…… 谁想那一班儿没掂三(没廉耻),歹心肠,贼狗男,平日价张着口将忠孝谈,到临危翻着脸把富贵贪。早一齐儿摇尾受新衔,把一个君亲仇敌当作恩人感。”
安禄山→“泼腥膻”的大清;
众伪官→洪承畴、吴三桂之流“贼狗男”。
四个伪官:“杀得好!杀得好!一个乐工斟酌做起忠臣来,莫非我们吃太平宴的,倒差了不成?”,“大家都是花花面,一个忠臣值甚钱。(笑介)雷海青,雷海青,终归你未戴纱帽识见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朝廷取《长生殿》院本阅之,以为有心讽刺。”
市民(妓女、说书艺人、唱曲师傅等)→复社文人→文臣武将(史可法、左良玉等除外)→弘光皇帝。
小人物:说书艺人柳敬亭、昆曲老师苏昆生→胸怀磊落,一腔正气,不怕艰险,为国事四处奔跑;鸨母李贞丽→心地和善

第三讲南洪北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ba
  • 文件大小204 KB
  • 时间202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