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劳动
古诗二首
五年级:赵秀娟
秋浦歌
李白
学习目标
1、学习《秋浦歌》,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
6、劳动
古诗二首
五年级:赵秀娟
秋浦歌
李白
学习目标
1、学习《秋浦歌》,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习古诗的方法
1 解诗题 2. 知作者
3抓字眼 4. 明诗意
5. 悟诗情
秋浦:
歌:
秋浦歌:
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唐代时是著名的银和铜的产地之一。
歌颂,赞美
赞美秋浦冶炼工人的诗
一、解诗题
作者共做秋浦歌十七首,本首诗是第十四首。
李白:
主要作品:《赠汪伦》,《早发白帝城》,
《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
(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仙”,他与杜甫齐名,并称为“李杜”。
二、知作者
紫烟:
赧郎:
夜:
寒川:
动:
冶炼时炉中升腾起的烟
被炉火映红了脸庞的冶炼工人
荡漾
夜晚
冰冷的河水
三、抓字眼
熊熊的炉火映红了天和地,红星在升腾的紫
烟中飞溅。脸膛红彤彤的冶炼工人在月光如水
的夜晚,一边劳动,一边唱歌,嘹亮的歌声使
冰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四、明诗意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人描绘了一幅瑰丽壮观的秋色冶炼图,抒发了对劳动和劳动者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五、悟诗情
学习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描写的情景以及抒发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悯:怜悯。
悯农:怜悯,同情农民。
李绅(772--846) 唐诗人。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人。元和进士,曾因触 怒权贵下狱。武宗时拜相,出为淮南节度使。与元稹、白居易交游很密,参与新乐府运动。所作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失传。《全唐诗》录其《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其中《悯农》诗二首,较为有名。
粟:泛指粮食,这里指种子。
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犹:仍然,还。
闲田:荒废的良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农民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秋天就可以收获万颗米粒。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全国各地已经没有了荒芜的田地了,可是老农饿死的事件还是经常发生。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悯农》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社会不平的强烈愤慨,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真挚同情。
议一议:
这两首古诗描写的情境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秋浦歌》:描写了冶炼工人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扬地放歌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抒发了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赞美和钦佩之情。
《悯农》:描写了农夫们一年辛苦耕种,开垦了所有的土地,获得了丰收,结果却饿死的情景,写出了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抒发了诗人对社会不平的强烈愤慨,以及劳动人民的真挚同情。
同样是描写劳动者的劳动,《秋浦歌》带给我们的是劳动的
火热与激情,而《悯农》留给我们的是劳而不得的悲愤。诗人不
仅描写了不同的劳动场景,更抒发了他们内心深处对劳动的真挚
感情。
测一测
一、填空。
1、《秋浦歌》的作者是( )朝诗人( ),此诗表达了(
)。
2、《悯农》的作者是( )朝诗人( )
,此诗表达( )。
二、背诵古诗《秋浦歌》、《悯农》。
唐
李白
诗人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赞美和钦佩之情。
唐
李绅
诗人对社会不平的强烈愤慨,以及劳动人民的真挚同情。
1、积累古诗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宋 翁卷 宋 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 昼出耕田夜织麻,
子规声里雨如烟。
秋浦歌 悯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