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幼儿基本情况: 杨茂林是我班的调皮大王之一,如果哪个小朋友被欺负了或者哭鼻子了,那肯定与他有关。他几乎没有安静的时候。早上一来到幼儿园就和其他同伴追逐、打闹;户外游戏的时候,他更像是一匹脱了缰的野马, 老师时刻要搜寻他的身影, 控制在视线范围之内。他还是个大嗓门, 是个吵架高手。每天都能听见他和别人吵架, 那架势可真是没人敢与他抗衡。但是他很诚实, 不说谎话。做错了事情, 老师一问他就承认了。他还喜欢帮老师做事情, 像个小大人一样。观察与记录: 吃午饭时, 还有一些小朋友在喝汤, 我就听见了杨茂林在盥洗室里用他那特有的大嗓门跟谁在争执着什么,走近一听,原来是为了一块肥皂跟涛涛在抢夺呢。看到我走进盥洗室, 凡凡顿时没了声响, 而胆小的涛涛委屈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一边口吃地解释一边用手比划着:“鲍、鲍、鲍老…老师,我手上抹、抹、抹了油,杨茂林他、他不给我、我洗手的肥皂。”杨茂林也不甘落后, 马上大声辩解:“他一直在手上搓, 肥皂都快没了。我是想让他别把肥皂都用光的。”那声音大得像豆炸了锅一样,震得我耳朵都轰轰响。理性分析: 幼儿都喜欢玩水, 洗手时乘机玩水是幼儿园小朋友特有的一种现象。因此, 一有机会孩子们就会在盥洗室洗手玩水。饭后一般只有一个老师在教室里, 因此既要关注没吃完的孩子又要关注已经吃完的孩子, 就显得有点顾此失彼。根据大班孩子比较懂道理的年龄特点, 我经常会安排他们一批一批的进入盥洗室。但进盥洗室进行饭后漱口和擦嘴一系列入厕活动就关注不到, 如果统一安排孩子们进行盥洗室活动就会造成拥挤, 缺乏合理性, 这就成为餐后管理的一个盲区。凡凡和涛涛在教师的管理盲区活动, 发生争抢肥皂也就不足为奇,
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