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会计准则与会计规范 体系
外资引入后为何会计要配套改革:1明确合营双方
产权归属,按市价记录 2遵循国际通用做法,这样 才能得到双方认可,利润分配才公平
第1节我国会计发展历程
会计最早西周
:龙门账进-缴=存-该
有追索权
第4节其他应收及预付账款
第5节披露和分析
第5章存货
第1节存货性质范围
[分类
[按经济用途、存放地点、来源分类
范围
盘存与控制
实地盘存制(定期盘存制)、永续盘存制
第2节取得存货计价
根据来源不同
外购、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投资者投入、非货 币性资产交换换入、债务重组、盘盈
实际成本法、计划成本法
第3节发出存货计价
存货成本流转假设
实务流动、成本流动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 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第4节期末存货计价
口」变现净值
估计售价(有销售合同、无销售合同)-估计完工 成本-销售所需的借计费用
成本与可父现净值孰 低法的基本方法
单项比较法(最准确)、分类比较法、总额比较法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估价常用方法
毛利率法、零售价法
第5节周转材料
包装物
产品组成部分、随同出售不单独计价(销售费用)、
随同出售单独计价(其他业务收入)
出租出借包装物
摊销方法:一次摊销法、分次摊销法(前两收回时 不会计处理)、五五摊销法
低值易耗品
第6节计划成本法
账户设置
(1)材料采购(实际采购成本)=原材料(计划成
本)+材料成本差异
发出材料账务处理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和本月差异/计划成本)
第6章投资
第1节投资性质分类
分类
按投资对象、流动性、管理目的分类
第2节债券投资
交易性债券
公允成本,发生费用计“投资收益”,期末市价调
整,处置全转入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债券
公允成本,摊余成本计每期账面,期末市价调整, 差额记资本公积。出售全部转入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债券
成本,发生费用计成本,实际利率法摊销,处置转 入投资收益
交易性不能和其他转。可供出售可以和持有至到期 互相转换
第3节股权投资
0~20%
无重大影响,交易性,公允价值,交易费记投资收 益,期末市价调整,处置全转入投资收益
无重大影响,可供出售,公允价值/成本法,交易费 记成本,期末市价调整记资本公积,处置全转入投 资收益
20~50%
重大影响,权益法
50~100%
控制,成本法/权益法(清算股利)
成本法追溯法转权益法,权益法未来使用法转 成本法
第4节列示与披露
第7章固定资产一一初始确 认与计量
第1节固资特点范围
分类
按经济用途、所有权、使用情况分类
第2节固资的取得
历史成本
购置方式:现购、赊购、分期付款购买、一揽子购 买(公允比)、发行证券取得
自行建造:预定可使用状态
交换取得(换出价为基础):商业实质、公允可靠
计量、涉及补价(换出公允与补价和25%)
接受捐赠:同类市价、预期未来现金流现值、扣除 折旧余额(各项费用计入固资价值)
投资者投入:固资入账(重置价值),投入资本(评 估价),累计折旧(差额)
弃置费用
现值,预计负债,实际利率摊销
第3节投资性房地产
确认计量
外购、自行建造
后续计量
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
后续支出
费用化、资本化后续支出
转换
资本公积
处置
[其他业务收入、成本
第8章固定资产一一后续确 认与计量
第1节固资使用中的支出
资本支出、收益支出
第2节固资的处置
固定资产清理
第3节固资减值准备
于转回
r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
可收回金额
(公允价减去处置费用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 金流量现值)两者较高者
Jk组
减值损失分摊顺序
第4节固资折旧
折旧性质
有形损耗(物理寿命)、无形折耗(经济寿命) 折旧、折耗、摊销
折旧影响因素
应计折旧总额、使用寿命、折旧方法
[折旧范围
[当月增加不提折旧,当月减少仍提折旧
折旧方法
平均折旧法
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
加速折旧法
年数总和法、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其他方法
[偿债基金法、年金法
第5节递延资产折耗
成本计价
矿产资源的成本:取得成本、勘探成本、开发成本
处理方法:勘探成功法、全部费用法
折耗
成本折耗法、百分比折耗法
第9章无形资产
第1节特征基本原则
特征
无具体实物形态、可辨认性、非货币性资产
可辨认
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源自
暨南大学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总结(框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