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与问答题审问技巧政治主观题的最关键在于审题,许多同学往往在审题上吃了大亏。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既浪费了时间,又得不到分数。所以,答好主观题的第一步就是两个字“审题”。那么如何审题呢? 要弄清试题的设问对所考查的知识范围的限定就考试说明要求的课本知识而言,政治科的考点包括经济生活、哲学生活、政治生活三个部分, 哲学生活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个部分, 就小高考政治非选择题而言,通常是在一个大题下面设几个不同的小问题,分别考查经济生活、哲学生活、政治生活。【例 1 】目前,一些企业生产的产品过分注重包装,靠“货卖一张皮”以实现其经济效益,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人们用“三斤笋两斤壳”来形容产品的过度包装问题。(1 )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产品过度包装的危害性? 假若你正在以《拒绝过度包装,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题出一期黑板报, 一位同学却不以为然的说:“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包装,怎么能销售?我就喜欢精美包装的商品。”(2 )请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你对这位同学观点的看法。答案:(1)①产品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不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 不利于倡导绿色消费, 不利于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②产品过度包装也违反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原则,使消费者增加不必要的开支,损害消费者的利益。(2 分,只要答出其中一点就可得2 分) (2)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企业产品的适度包装是必要的,这有利于出售产品和方便消费者。因此,该同学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3 分) ②但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处于支配地位,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产品的过度包装, 是弊大于利。因此, 作为消费者, 要拒绝过度包装,绿色消费。【例 2 】材料一:我国农村改革,风雨兼程 30 载。在这一历程中,中共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 10个“一号文件”, 顺应和指导农村改革, 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当前,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准确把握了我们当前农村形势, 指出当前“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 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 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 2009 年2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2009 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又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再次高度关注“三农”问题。材料三:为了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第 11个“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中央财政对资金的投向从拉动经济增长向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重点增加投入 300 亿元,用于“三农”建设。(1 )根据《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关知识,你能从上述三则材料中概括出哪些道理? (2 )结合材料三,说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应当如何发挥财政作用? 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1个“一号文件”指导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央财政贯彻党的精神, 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分)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先后出台 11个“一号文件”、召开十七届三中全会关注“三农”, 都准确把握了农村改革与发展状况,体现了科学执政。(2 分) ③中国共产党
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与问答题审问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