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直立行走的恐龙
在距今8000万年前的北美洲西部,春天的到来催促着植物发出新芽,树木间鸟儿发出清: .
直立行走的恐龙
在距今8000万年前的北美洲西部,春天的到来催促着植物发出新芽,树木间鸟儿发出清脆的鸣叫声。白垩纪晚期已经出现了分明的四季更迭,春天对于万物来说都是复苏的季节,其中就包括体形巨大的鸭嘴龙。
一大群鸭嘴龙从南方而来,它们是不畏艰险和疲倦的旅行者,为了寻找食物能够迁徙很远的距离。新长出的叶子吸引了鸭嘴龙们,它们张开扁平宽大的嘴巴,大口咬下枝叶,然后有滋有味地咀嚼起来。一些小鸭嘴龙因为够不到头顶上的树叶急得“唧唧”直叫。细心的鸭嘴龙妈妈咬下最嫩的树叶,然后低下头送到孩子们的嘴边。有的鸭嘴龙为了吃到更高处的树叶,就依靠后肢站立起来,大部分鸭嘴龙则依靠四肢站立。这些大家伙安静地吃着食物,那样子从远处看就像一群游荡在平原上的野牛。
正当鸭嘴龙享受着美食时,一只巨大的血王龙出现在不远处的山丘上,它瞪着一双杀气腾腾的大眼睛朝这边看了过来。血王龙的出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鸭嘴龙们纷纷发出“嘎嘎”的警报声!为了躲避近在咫尺的死神,整个鸭嘴龙群开始快速撤离,它们的四肢在地面上奔跑,发出隆隆的响声。在群体外围的鸭嘴龙不时回头观察血王龙的一举一动,令它们惊讶的是,血王龙并没有靠近,看来这只暴龙并不饿。尽管血王龙没有发起攻击,但是鸭嘴龙们并没有停下脚步,它们要找一个更安全的地方休息。
鸭嘴龙的发现
费城自然科学院院长约瑟夫•雷迪在看到这些化石之后激动不已。这些化石证明北美洲曾经也生存过巨大的远古生命。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雷迪立即前往哈登菲尔德,他参与了剩下的发掘工作。当所有的化石集齐到实验室后,雷迪与其他研究人员对化石进行了研究和组装,从而证明:
这是北美洲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值得一提的是,雷迪在对恐龙化石进行装架时,采用了让其双脚站立的姿态,在那个普遍认为恐龙是靠四脚爬行的时代里,这个设想是相当前卫的。
就在发现化石的同一年,雷迪将北美洲的第一种恐龙命名为“Hadrosaurus”,意思是“强壮的蜥蜴”,名字的意义来自于其化石中粗壮的骨骼。从名字的本意看,鸭嘴龙的中文名显然是来自其标志性的扁平嘴巴。
牙多胃口好
鸭嘴龙是一种体形较大的恐龙,其体长7—10米,,体重约6吨。鸭嘴龙长有一个长度超过1米的扁长大脑袋,嘴巴的前部扁平,没有牙齿。在鸭嘴龙的大脑袋上面长有一双小眼睛,别看眼睛小,它的视力还是相当不错的。鸭嘴龙的脖子较短,后面的身体又宽又壮,身后的大尾巴又粗又有很多肉。鸭嘴龙的四肢强壮,前肢长有四指,后肢长有三趾。虽然后肢比前肢要粗壮很多,但是鸭嘴龙大部分时间都是靠四肢行走的,只有在快速奔跑时才会单独使用后肢运动。
从外表上看,鸭嘴龙的鸭子嘴是其标志,其实在它的大嘴巴里还暗藏玄机。在鸭嘴龙的面颊内部长有数量超多的牙齿,这些牙齿小而细长,多棱且边缘长有叶片状的齿。鸭嘴龙的牙齿每几十颗排成一排,然后一排排牙齿组成一个完整的齿列,在其嘴巴上下左右共有四组这样
直立行走的恐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