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捺
桂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蒋雪姣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发现斜捺的形态特点,体悟实现形态特点的笔法要领,以培养孩子的观察
和比较才能。
2。在 第七课 捺
桂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蒋雪姣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发现斜捺的形态特点,体悟实现形态特点的笔法要领,以培养孩子的观察
和比较才能。
2。在写字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形态美、文化味,激发起学生浓烈的写字兴趣。
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培养对书法运笔之美和构造之美的审美才能,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书法文化。(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重点:
掌握捺画的形态特点和笔法要领,感受汉字的形态美及浓郁的书法文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实物投影仪 笔墨纸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书法课,我们都知道,书法是一门艺术,而且是我国的艺术瑰宝。书法中的笔画、单个字甚至成篇的作品往往和自然万象有相似或相通的地方,所以,书法才有了源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美妙境界。(精品文档请下载)
下面,老师出示几种事物,看看你们会想到哪些笔画:
悬挂着的绣花针 (悬针竖)
压弯的扁担 (长横)(精品文档请下载)
从上面滴落下来的水滴 (点)
斩断的犀牛角 (提)
长长的象牙 (长撇)(精品文档请下载)
出示一个漂亮的滑滑梯,你们看,它像哪个笔画呢?(捺画)准确地说,它更像斜捺。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斜捺的写法。(板书课题 捺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掌握要领,书写运用.
1.比一比,掌握形态要点
(1)(出示图)
大家仔细看看这两幅图,右边的斜捺和左边的滑滑梯有哪些相似之处?
(2)从上面的比照中,我们知道斜捺是由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让捺画出现了“一波三折”效果。它们终究哪儿相似呢?(板书:一波三折:起笔、行笔、收笔)
(3)通过刚刚的讨论,我们根本掌握了捺画的形态特点,老师把它们编成了几句口诀,我们来读一读:
一波三折,中部略弯;
由细到粗,头圆尾尖.(精品文档请下载)
2.想一想,掌握笔法要领。
(1)(出示课件“捺")这样的捺画美吗?你们想写得和例字一样美吗?下面我们就从笔法的角度来研究研究怎样才能把捺画写美?
(精品文档请下载)
观察:
起笔部分:斜捺的起笔部分是圆圆的,要逆锋起笔。逆锋起笔时,用笔要轻。下行前要翻转笔锋,调整好运笔方向。(精品文档请下载)
请大家看老师书写(老师展示笔锋逆人轻翻的写法)
行笔部分:行笔时要边行边按,,向右下行笔。
收笔部分:捺脚处是最粗的,要顿一下笔。顿笔时要注意调整运笔的方向,让捺尖呈程度方向运行,在收笔的
第七课 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