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题复习
讲师:何建龙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专题一:我国远古人类和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远古人类和原始居民
生活年代
发现地点
生产工具
生活状况
远古人类
1600年
汤
亳、殷
盘庚迁殷;商纣暴政而亡
西周
约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镐京
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实行分封制;周厉王与民争利,引发国人暴动;周幽王时被犬戎所灭。
东周
春秋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
洛邑
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文化方面:老子道家思想、孔子儒家思想
战国
公元前475年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著名战役: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
考点冲刺
如图所示,是洛阳平原发掘的一处古遗址复原图,依据所学知识,这是我国哪个朝代的都城遗址?( )
A
专题五:夏、商、周时期的经济发展与文化概况
类别
成就
经济发展
青铜制造业
商朝的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四川三星堆青铜文明;
铁制农具和牛耕
春秋时期出现铁犁牛耕,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
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秦原成为天府之国;
文化成就
科技
夏朝时制定了历法,被成为“夏历”;
文字
商周时期的甲骨文,是中国已经发现的古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思想
春秋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学说集中在《论语》;
战国
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提出贤能之人治国;
孟子:儒家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荀子:儒家代表人物,主张“礼治”;
庄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韩非: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
考点冲刺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图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那一时期的历史( )
A
专题六:夏、商、周政治制度的创新
制度革新
朝代
目的
内容
作用
分封制
西周
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朝贡,服从周王调兵;
在西周王朝确立了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结构。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商鞅变法
战国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得胜利
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派遣官吏治理;废除贵族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军功授爵。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将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了基础。
考点冲刺
改革变法是我国又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途经。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
绍兴是一座历经千年而城址未变的古城,建城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90年越国大夫范蠡受命兴建的“勾践小城”,当时正值( )
B
B
专题七: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巨变的表现
社会经济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推动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
军事
春秋争霸战争,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
战国兼并战争,出现了战国七雄的局面。
政治
各国经过变法改革,封建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思想
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
考点冲刺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D
Dsha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专题八:比
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题复习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