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docx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是哪些
语文学习
分享到:
1. 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是哪些
语文学习
分享到:
1. 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2. 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又叫“他称”,主要有“彼、其、之”等,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4. 关于己称,即“自称”,常用“自、己”二字,均可以译为“自己”的意思。
5. 关于“旁称”,亦称为别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译为”别人”、“人家”。
6. 关于“尊称”,即对人的礼貌称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阁下等,一般译为“您老人家,他老人家”的意思。
7. 个人在对话中用“贱称”,也叫“谦称”。一般用“臣、仆、妾、鄙人、寡人”等,均可译为“我


一、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予(余)、卬教材例句补例:
1、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乎!小子!” (论语?泰伯)啟:通“啓“,视也。
2、《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 “吾“一般不用作宾语。但可作前置宾语。例如:
1、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庄子?秋水)
3、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4、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贝M可以哉?(论语?先进)
5、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补充:
1 、“卬”也是第一人称代词,例如::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郑风?匏有苦叶)
2、先秦时期一般人也可自称“朕”: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第二人称
教材例句补例: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祗益祸耳。”项王从之。(史记?项羽本纪)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俎亦机之类,故夏侯湛《新论》为‘机’,机犹俎也。比太公於牲肉,故置之俎上。”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羹羹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5-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