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就是哪些
语文学习
分享到:
1、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与“孤”。通常都可译为“我”、“这就是为您考虑,如果您今天不杀她,将来您们这帮人必定被刘邦俘虏(若属皆且为所虏),言下之意就是我没事,不会当俘虏的,您们这帮人才会。明显含有轻视对方的意味。
(五)古人常用谦称代替第一人称,尊称代替第二人称。
谦称如:寡人、不谷、臣、小人、老妇、仆、愚……
尊称如:君、大王、王、陛下、子、先生、足下……
(六)称对方的“字”表示尊敬,自称其名也表谦逊。——读书时要注意古人的“名”与“字”!第一次出现时一般出现全名,第二次出现时往往只出现名或字,而省去了姓。
二、    指示代词
(一) 近指:就是、此、斯、兹(对比:就是心足以王矣。——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二) 远指:彼[后来发展成为带有人称代词的性质,但因表远指(则小)又常常带着轻视意味。如:“彼哉!彼哉!”(论语·宪问)“彼陷溺其民”。(孟子·梁惠王上)]
远指、近指对比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前赤壁赋》)——“斯”指眼前的江水,“彼”指天上的月亮。
(三)“之”在先秦也可以就是指示代词,例如:
1、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这个姑娘出嫁,会使她的夫家与顺。
2、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遊》)——这两个动物(蜩,即蝉;学鸠,小鸟)又知道什么?
(四)“夫”字带有轻微指示性,有时可译出,有时可不译。例如:
1、小子何莫学夫诗?(《论语·阳货》)——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不必译出)
2、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不为这个人伤心为谁伤心?(译出)
(五)示代词“然”就是“这样”的意思,例如:
1、河东凶亦然。(《孟子·梁惠王上》)——河东遭受灾荒时也这样。
2、物皆然,心为甚。(同上)——事物都就是这样,心尤其就是这样。
(六)“尔”与“然”用法相同,只不过没“然”用得普遍:
1、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古诗十九首)——相隔上万里,对老朋友的关心还就是这样(深切)。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诗》)——问您为什么能够这样?
(七)“或”在上古就是肯定性指示代词,例如:
1、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孟子·梁惠王上》)
2、或相倍蓰,或相什百。(《孟子·滕文公上》)
3、宋人或得玉。(左传·襄公15年)
(八)“莫”在先秦就是个否定性无定代词。例如:
1、自经於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自己在山沟里上吊死了而没有谁知道她。(指人)
2、天下之水,莫大於海。(《庄子·秋水》)——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宽阔的了。(指物)
3、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宣公2年)——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什么比它更大的了。(指事)
汉以后又产生出副词词性,例如:
1、    秦王车裂商君以殉曰:“没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传》)——不要像商鞅一样造反。
2、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汉·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写信与妻子:“立即改嫁不要留在我家。”
三、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幻影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2-02-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