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水质调控技术的四个步骤
加换水。 在养殖过程中, 池塘中残饵、 污物较多, 厌氧发酵产
生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养殖水体水质恶化,尤其是高温季节
水质变化更快。因此,必须定期向养殖池塘内加水,一般每 7〜10天
加水1次池塘养鱼水质调控技术的四个步骤
加换水。 在养殖过程中, 池塘中残饵、 污物较多, 厌氧发酵产
生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养殖水体水质恶化,尤其是高温季节
水质变化更快。因此,必须定期向养殖池塘内加水,一般每 7〜10天
加水1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深,夏季高温季节应尽量保持最高
水位。当养殖水体水质变坏时,应采取换水措施,方法是先排出部分
池内老水,然后再加入新鲜水,每次换水量应达到 30%,以保持良好
的水质条件。
适时增氧。 根据天气和鱼的摄食、 活动情况, 适时开启增氧设
备增氧。增氧设备具体操作要求是:晴天中午开(晴天傍晚不开) ,
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天半夜开(阴雨天白天不开) ,浮头提前开,
鱼类生长旺季坚持天天开, 以增加池水溶氧, 为鱼类提供舒适的生长
环境。 当增氧设备出现故障时, 可采取撒施化学增氧剂粒粒氧的应急
增氧措施。
使用生石灰。 在养殖池塘内定期使用生石灰, 可起到净化水质、
调节 ph 值、 改善养殖环境和预防鱼病等重要作用。 一般每 15 天使用
1次,用量为10〜15千克/亩,方法是加水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
使用生物制剂。 在养殖池塘内定期使用光合细菌、 芽孢杆菌、
底质改良剂等,通过微生物分解水体中和塘底的氨氮、亚硝酸盐、硫
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 有利于维持鱼塘生态环境的稳定, 增强鱼体免
疫力,减少鱼病的发生。每 30 天使用 1 次生物制剂,用量可参照产
品使用说明书。
池塘养鱼水质调控技术的四个步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