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中医基础理论脏象
第一页,共一百零八页。
脏象学说概论
脏象的基本概念
脏象学说的特点
脏腑的分类及各类脏腑的生理特点
第二页,共一百零八页。
脏 象—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
心主神志功能异常
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谵狂、或反映迟钝,精神萎靡、甚昏迷不醒。
第十八页,共一百零八页。
痫病大发作
(癫痫)
肝风挟痰上蒙心窍
心藏神功能失调
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心)
四肢抽搐
(肝)
口吐涎沫
(脾)
口中如作猪羊叫声
(肺)
二便失禁
(肾)
“五脏相关”、“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第十九页,共一百零八页。
第二十页,共一百零八页。
心主神志理论的形成背景
古代文化哲学的影响
古代政官体制的影响
心为君主之官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独特认识方法
“血者,神气也”,“心主一身之血脉”
“有一分血则保一分命”
第二十一页,共一百零八页。
心主神志
中医将现代医学中脑的功能归属于心,而分属于五脏。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调节是以心脑为主的,多脏腑相互协调的共同作用。
心主神志与脑主神志?(争论)
第二十二页,共一百零八页。
(三)心的生理特性
1、心为阳脏而主阳气
心为阳中之太阳,以阳气为用。
2、心气与夏气相通应
附:心包络
——生理功能:保护心脏,代心受邪
第二十三页,共一百零八页。
二、肺概述肺与大肠、皮毛、鼻等构成肺系统肺在五行中属金,在五脏阴阳中属阳中之阴肺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主治节,故称“相傅之官”肺与秋相应 华盖 娇脏
第二十四页,共一百零八页。
位于胸腔,居横膈之上,上连气道,与喉相通。
(一)解剖形态
第二十五页,共一百零八页。
(二)生理功能
1、肺主气
——肺主气是肺主呼吸之气和肺主一身之气的总称。
“诸气者,皆属于肺”
(1)肺主呼吸之气(肺司呼吸)
呼吸——机体同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1)肺主呼吸之气含义
——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
理解:①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②通过吸清呼浊,促进人体气的生成,调节气的升降出入;③肺主呼吸之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
第二十六页,共一百零八页。
肺主呼吸之
气功能正常
呼吸不利,胸闷,咳嗽,喘促等症
肺主呼吸之气
功能异常
气道通畅,呼吸调匀
2)临床表现:
第二十七页,共一百零八页。
3)呼吸调节
五脏六腑皆参与调节,但与肺肾最为相关。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一呼一纳,一出一入,完成呼吸运动。
呼吸异常——新病在肺,久病在肾
第二十八页,共一百零八页。
(2)肺主一身之气
——是指肺具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
1)参与宗气的生成:
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自然界吸入之清气
肺中形成宗气
饮食物转化成的水谷精气
宗气的部位:胸中的气海(膻中)
宗气的作用:上出喉咙,促进呼吸运动(上走息道,以行呼吸)
贯通心脉以行血气而布于全身,温养脏腑组织(下
贯心脉,助心行血)
第二十九页,共一百零八页。
2)调节全身气机
气机——气的运动,升降出入为其基本形式。
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运动,带动着全身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对全身气机起着重的调节作用。
(3)肺主呼吸之气与主一身之气的关系
1)肺司呼吸决定肺主一身之气
肺的呼吸匀调通畅是气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
肺司呼吸功能正常,则肺主一身之气功能正常。
2)肺主一身之气调节肺司呼吸
临床表现:
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症状。
第三十页,共一百零八页。
2、肺朝百脉
——肺与百脉相通,全身的血液通过这些血脉流注、汇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后,将富含清气的血液不断输送至全身的作用。
肺朝百脉的作用——助心行血
(1)肺朝百脉——是助心行血的结构基础
理解:全身血液循环通过血脉而流经,汇聚于肺。
(2)肺主气,司呼吸——是助心行血的功能基础
理解:肺主呼吸之气,司清浊之运化,从而维持血液富含
清气;肺主一身之气,贯穿百脉,调节全身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