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拟人”易混淆》微课程设计方案
作者信息
姓 名
付岩岩
联系电话
**********
所教学科
语文
所教学段
高年级段
电子邮件
******@
单位名称
羊山镇中心《“比喻”“拟人”易混淆》微课程设计方案
作者信息
姓 名
付岩岩
联系电话
**********
所教学科
语文
所教学段
高年级段
电子邮件
******@
单位名称
羊山镇中心小学
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
“比喻”“拟人”易混淆
选题意图
“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不同呢?一种是“打比方”,一种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这两种修辞方法看似不相干,但在实际练习中一直困扰着很多学生,极易混淆。设计制作这节微课程,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清晰区分,准确运用。
内容来源
学生写话、练习中的易错点,参考苏教版六下语文《练习一》
适用对象
小学语文 高年级段
教学目标
了解拟人句的作用,将自己喜爱的事物写生动有趣。
在写话练习中,掌握拟人句和比喻句的不同,能够正确运用并完成练习。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 √课中讲解或活动 □课后辅导 □其他
(请简要说明你将如何使用该微课程)
让学生试着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句子写具体有趣。发现讲评写话练习时,个别学生对“比喻”和“拟人”手法有些混淆。通过观摩微课,完成改错的作业。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 √录屏 √演示文稿 □动画 □其他
预计时间
5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
设计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
一、导入
同学们,你的身边一定有许多你喜爱的东西,你能将它们写一写,让他们“活”起来吗?
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从学生身边具体可感的事物出发,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
二、区分比喻和拟人
(一)了解拟人的作用
请看下面这些句子,出示:
每当我生气的时候,小书柜都会耐心倾听我诉苦。
一阵阵风吹来,院子里的花在对我们点头微笑。
下班时间到了,马路上的小汽车着急地排着队等着“红绿灯”的指挥。
看到我把攒下来的零用钱都捐给了灾区小朋友,储钱罐小猪都对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同学们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呢?
对,读来觉得生动有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对,那是因为我们在描写这些事物的时候,赋予了它们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像:“小书柜”也会倾听我内心的苦楚了,“园里的花”也会和我们人一样点点头、微微笑;马路上的小汽车也会听指挥,着急等待回家了;小猪呢,则更了不起,看到我的爱心壮举更是会表扬夸奖我了……而“倾听”、“点头微笑”、“指挥”、“着急等待”、“夸奖”这些都是人的精神活动,一切的一切都“活”了,所以读起来便觉得更生动、有趣了。
这就是拟人句的作用。
出示: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
微课程设计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