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的基本知识点
复习大纲
1、文献的定义及其演变如何?
答:文献就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
演变:(1)结绳记事:古记事的一种方法,毕竟不能全面
文献学的基本知识点
复习大纲
1、文献的定义及其演变如何?
答:文献就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
演变:(1)结绳记事:古记事的一种方法,毕竟不能全面地记载复杂的事物,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被图画或文字取代
(2)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全称“龟甲兽骨文字”,也称“龟甲文”、“卜辞”、“占卜文字”、“契文”、“殷契”等。
(3)树皮画、帛、金、竹简等作为载体记录文献。
⑷纸质文献,活字印刷术产生
⑸非纸制文献,如光盘等
2、文献的一般性质和社会功能如何?
答:一般特性:信息性:也称情报性、知识性,就是把知识外化了,是文献的立命之本。人们不断地认识世界,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记录知识,不断地生产出各种文献;另外为了促进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还必须不断地阅读各种文献,增长知识和才干。文献最本质的属性就是知识性,有了这一性质,它才能具有保存和传递的价值,也才能发挥文献在人类各种活动中不可代替的独特作用。
载体性:文献要外化就需要载体,物质的形态,它是奠定其它性质的物质基础
符号性/记录性:通过这个性质将内容和载体连接起来(客观实在性)
文化性:所有人类文化活动都是文明的活动
可交流性:有横向交流和纵向交流
智力资源性:因为文献可反复利用
价值模糊性:表现在其内容,由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时效性:时效性越强,就越有价值,要强调适用性
总而言之:文献数量急剧增加,形势复杂、文中多样,内容日趋分散于交叉重复,时效性增强,新陈代谢频繁。
社会功能:文献的记录——存储——积累功能;
文献的交流传递功能;
文献生产过程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
文献的质量是衡量社会文明的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3、简述国内外文献定义的流派。
答:国内:早期:《论语、八俏》: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郑玄和朱熹的释义:文,典籍;献,贤也
马端临《文献通考》
特点:广义,图书,典籍,书籍交互使用;狭义,经文的史料
现代:⑴载体论: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叫文献,这是文献的一般性定义
⑵知识论:文献即知识,一切知识即文献,一切记录
文献学的基本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