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国公司治现状.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国公司治理现状 1. 股权结构过于集中我国企业的股权由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构成, 其中国家股及国有法人股占绝对控股地位,个人投资者数量较多,但持股量不大,机构投资者数量也较少,由此带来一些问题: 大股东控制企业。我国企业中, 尤其是上市公司中, 往往具有一个占绝对控股地位的大股东。由于大股东拥有的绝对控制权, 使得企业的经营决策完全由大股东控制, 而大股东会更多地考虑其本身的利益,从而使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保证,产生了很多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如:猴王股份公司, 猴王集团直接从股份公司挤占资金、或者以股份公司的名义贷款而由集团公司使用、或者由股份公司为集团公司提供担保进行贷款,到 1999 年末,猴王集团己经从股份公司掏走了 亿元, 股份公司差不多己经被掏空。很多现实的例子让小股东感到愤慨的同时,又感到无奈。 用脚投票机制失灵。从理论上讲, 如果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或者是投资者的预期投资目的没有实现,股东可以通过投票权来行使股东的权利,这被称作“用手投票”,股东通过“用手投票’来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包括更换企业的经营者; 股东也可以通过转让股权来保护自身的利益,这被称作“用脚投票”,股东通过“用脚投票”给经营者施加外在的市场方面的压力, 来促使经营者维护所有者的利益。但在我国, 由于历史的原因, 上市公司股权中占主要部分的国有成分股权不具有流通性, 因而不能进行“用脚投票”; 而流通部分所占比例较小, 即使“用脚投票”也不足以形成对经营者的压力。因此,“用脚投票”机制在现行条件下是失灵的,上市公司尚且如此,在非上市的国有企业采取“用脚投票”更是天方夜谭。 2. 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我国国有企业以及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由于国家所有者的实质缺位问题, 企业的内部控制者拥有了无所不能的控制权。加之经营者与所有者间的利益效用函数的差异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经营者往往会为了各种自我目的而违背股东的利益, 因此, 股东的利益根本得不到保证。 3. 公司组织结构的制衡作用不到位尽管我国很多企业都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设立了用以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制衡制度,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形备实不至”,具体地讲: 董事会独立性不强。理论上,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起着很重要的枢纽作用,它一方面是所有者的代理人,代表所有者的利益; 一方面是企业经理层的委托者,负责对企业经理层的监督和激励。在不少企业的改革过程中,一味地“放权让利”,使得原厂长负责制的领导班子现在既是经理层又是董事会的成员, 经理成员与董事会成员高度重叠。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 董事会成为一个“橡皮图章”,既不能充当所有者的守护神,又不能代表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通过有关实证分析表明,在 188 个样本公司中, 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完全合一的公司有 77家, 占样本的 %; 部分合一的有 99家, 占样本的 %; 完全分离的有 12家, 占样本的 % 。在两职完全分离的公司中, 国家股比例最低, 仅占 % , 而两职完全合一的公司中, 国家股比例相对较高。同时, 通过实证分析了解, 发现在 406 家样本公司中, 平均每家公司拥有 97

我国公司治现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qingyong12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7-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