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低收入农户调研工作报告宁海县生态县建设调研报告宁海县生态县建设调研报告信息来源:宁波市政府门户网站 2008-04-21 15:09:00 浏览次数:605 字体: 【大中小】一、生态县建设背景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从全国来看, 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相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大气、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废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持续增加。流经城市的河道普遍遭到污染,五分之一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四分之一的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方公里, 沙化土地面积 174 万平方公里, 90% 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 在我国已集中出现。“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两个主要指标没有完成。“十五”计划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消减 10% , 2005 年实际排放量达到 254 9 万吨,比 2000 年增加了 27% 。要使全国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二氧化硫允许排放量只有 1200 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十五”计划要求消减 10% , 2005 年实际排放量 1414 万吨, 只比 200 0 年减少 2% 。要使全国七大重点流域的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水标准, 化学需氧量的允许排放量只有 800 万吨。环境状况对经济社会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对社会稳定也造成影响,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 2006 年以来,国务院就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全国大气污染防治会议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通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环境保护指标列为约束性指标。国家监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国家环保总局组建了 11 个司(局)级建制执法监督派出机构。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国务院《决定》, 积极推进生态省、生态市建设和“ 811 ”环境污染整治, 工作督查和考核的力度不断加大。二、宁海县生态环境现状宁海县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 山水资源较为丰富,“十五”期间, 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以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县为抓手,努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3 年 10 月通过全国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在全市生态市建设目标管理考核中,县政府连续 4 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空气环境质量保持优良;集中式饮用水源合格率达 100% ; 五大溪流中清溪、白溪、中堡溪、洋溪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三类标准,凫溪水质有较大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 62% 。二是全民环境意识普遍提高。对环境的关注度进一步加强, 绿色、生态、环保已成为人们共同的企盼和追求,群众性的绿色创建活动广泛开展,舆论宣传氛围浓厚。三是环境支撑能力增强。建成了西溪水库、自来水厂二期等饮用水源地与供水设施、兴海污水处理厂一期 3 万吨、白峤岭垃圾填埋场与渗滤液处理、徐霞客大道、柔石公园等一批生态重点工程。四是农村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积极开展坟墓专项整治、畜禽污染整治、“百里清水河道”整治和垃圾处理网建设、康庄工程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五是工业污染防治成效明显。通过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许可把关、推进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加大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整治, 全县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水平有了提高,“十五”以来,否决不符合环保审批条件的项目 508 个,涉及投资额 亿元,投入工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资金 亿元,完成限期治理企业 185 家, 关闭企业 78家。有 37 家企业通过了 ISO1400 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2 家正在开展, 3 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9 家正在进行。六是生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旅游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浙江东海岸绿色农产品基地、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在省内已有较大影响。但是我县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取得的成绩是初步的,对照国家生态县考核标准差距很大, 42 项考核指标中目前还有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产品的比重、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
宁海县低收入农户调研工作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