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肌腱损伤与肌腱粘连护理
第一页,共三十三页。
概述
肌腱是肌腹两端的索状或膜状致密结缔组织,便于肌肉附着和固定。一块肌肉的肌腱分附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不同骨上,是由于肌腱的牵引作用才能使肌肉的收缩带动不同骨的运动。每一块伸直活动,方法同上。
(2)中期无阻抗的功能锻炼:术后4~5周,指导患者轻度主动活动患肢(指),练习时动作缓和,用力适当,每天10次,每次5min,以引起轻度酸胀为宜,避免暴力性动作。对肌肉和关节进行按摩,配合采用局部理疗如超短波、频谱等疗法。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三页。
术后护理
(3)后期增加阻抗的功能锻炼:4~8周后完全去除石膏保护负重锻炼,渐进加大阻抗活动;术后6~10周变被动活动为主动活动患肢(指)20次,1~2h重复次。练习时掌握动作要领,功能活动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鼓励患者做日常活动动作。
(4)10周后根据患者的工作性质或意愿进行各种不同的作业训练,为回归社会、恢复工作做好准备。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三页。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1、水肿的预防与处理
(1)预防:水肿一般出现在术后48h内,是手外伤术后常见及相对较轻的并发症。手术后,置患者舒适卧位,用枕头或支架抬高患指连同该侧手臂,略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以减轻肢体水肿及疼痛,避免指(肢)体因长时间受压而加重肿胀。患者坐位或立位时将患肢悬吊于胸前,不能下垂或随步行而活动。密切观察手指末梢循环,防止因敷料包扎过紧或石膏固定不佳而造成静脉回流不畅。
(2)处理:注意抬高患肢体位,敷料包扎松紧合适,术后24h后就可以轻轻按摩患指指腹;术后1天可进行红外线理疗,每天2次,每次20min,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三页。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2、肌腱粘连的预防与护理 肌腱修复术后,很难免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一旦发生粘连,轻则影响肌腱活动,重则使肌腱修复手术失败。肌腱粘连是导致手术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
临床表现:手部损伤或修复术后常发生肌腱粘连,肌腱粘连后,手的功能明显的屈伸障碍。当肌腱与骨完全粘连时,粘连区远侧一个或几个关节特定的主动活动丧失;由于粘连的肌腱会起到如马勒一样的作用,因此特定的被动活动也会受限。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三页。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肌腱粘连的预防:
准确地修整组织,保护肌腱的内源性愈合能力是防止粘连的首要手段
目前趋向使用抗张力强的方法缝合,以适应手指被动,甚至主动屈曲的术后早期活动
如使用透明质酸修复肌腱周围防止粘连,局部使用几丁糖防止粘连等。
这是防止肌腱粘连十分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无论是屈肌腱还是伸肌腱,一般术后用短臂石膏托固定制动24h后即应在康复师的严格指导下进行被动屈曲、伸直活动。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三页。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肌腱粘连的处理:
肌腱粘连松解术是手部肌腱修复术后已产生对手功能有明显影响的粘连而进行的补救手术。一般在肌腱损伤修复后3~6个月或肌腱移植后5~8个月进行。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三页。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三页。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三页。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3、肌腱断裂的预防与护理
(1)原因:①功能锻炼不当。②早期主动活动,术后早期主动活动是导致肌腱断裂的重要原因,由于术后早期肌腱尚未愈合,此时主动活动易使肌腱吻合口因张力过高而导致肌腱断裂。③术后过早负重,术后4~5周是轻度主动活动期,个别患者对功能锻炼过于急躁,盲目加大活动度可造成肌腱再断裂。④其他因素,与受伤的部位、程度及手术方法有关。
(2)预防:正确指导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详见上述。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三页。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4、关节僵硬的预防与护理
(1)原因:患者因为过度焦虑,担心疼痛,又惧怕肌腱断裂而不敢活动,结果导致正常关节肌肉的酸胀、疼痛。以至于关节僵硬。
(2)预防:预防关节废用性挛缩的最好方法是尽量缩小固定范围,并尽量缩短固定时间,同时指导患者练习固定范围以外肢体近段和远端各关节的大幅度活动。要使患者清楚地认识到,未被固定的关节不但可以运动,而且必须运动。这需要护理人员给予耐心的解释,使患者知道,出现关节僵硬后给生活带来的诸多影响,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及时予以相应的功能锻炼与理疗等,防止关节僵硬的发生
第三十页,共三十三页。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5、其他并发症 肌腱修复术后除以上几种并发症外,还可以出现瘢痕挛缩、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主要与不及时的功能锻炼有关,也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治疗与护理上要注意为患者补充营养,增强患者免疫力,及时给予热疗、蜡疗等物理治疗。
第三
肌腱损伤与肌腱粘连护理演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