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业农村改革工作总结总结一: 今年以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省厅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扎实推进三农工作,确保了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有序进展,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下面,将具体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1 、粮食生产大灾之年不减产,再获丰收。据统计部门预测, 全年粮食总产达到 亿斤,圆满完成省定 亿斤目标任务, 为历史第四个高产年。粮食生产在遭受历史罕见严重旱灾和病虫害、冻害的年景,仍然获得丰收, 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是不折不扣落实粮补政策。市财政下拨种粮补贴资金 亿元, 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到农户手中,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抗旱工作卓有成效。在抗旱保麦、抗旱保春播、抗旱保秋播等关键时节,我们农业部门积极分析研判旱情,科学制定抗旱指导意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指导群众因时因地落实各项抗旱技术措施;三是实施粮食丰收工程,大力建设高产创建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片、万亩示范方, 加大了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共引进和培育主要粮食高产品种 30 余个, 通过试验, 筛选出适宜我市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优良作物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全市农作物优种率达到 % ; 四是认真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今年承担 18 个粮食高产创建部级万亩示范片建设任务,其中小麦 6 个、玉米 10 个、大豆 2个。示范片建设任务取得较好效果,良种覆盖率、技术入户到田率、病虫防治率达到 100% , 平均单产超全市平均水平 20% 以上, 对促进全市粮食均衡增产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 2 、农民人均纯收入克服压力,迎难而上,继续高幅增长。据统计部门数据, 前三季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 7448 元, 增幅 13% , 高于全省平均增幅 个百分点,增加额 857 元,占到全年目标任务 9001 元的 % 。据统计部门预测, 全年农民收入达到 908 2 元,增幅达到 13% 左右。 20% 的低收入农村居民收入预计将达到 5020 元,占平均水平的 55% 左右。农民收入在经济下行压力和农业生产遭遇自然灾害的大背景下, 继续保持高幅增长, 主要得益于五点: 一是政策利好促增收, 我们将农民增收作为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三农工作促进农民收入翻番的决定》, 将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 将措施细化到具体产业。二是项目建设促增收。随着我市一些大项目的落地,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全市再一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城区、泽州由 1125 元上调至 1290 元,高平由 1035 元上调至 1190 元,阳城、陵川、沁水由 945 元上调至 1090 元, 全市平均增幅 % , 农民务工工资额增长较大;三是特色产业促增收。今年以来,蔬菜、水果、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价格保持高位运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为农民增收产生了重大推动力。四是城乡统筹促增收。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百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不断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把更多的农民纳入城市, 使更多的公共资源向农村配置,带动了农民增收。五是改革创新促增收。加大了农村新型经营实体发展力度,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 3 、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稳步增加,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 亿元,占目标任务的 % 。高平新胜肉类、厦普赛尔等 11 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亿元, 龙头企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上项目 51 个,完成投资 亿元。陵川珍菇坪 6000 吨食用菌项目投产, 沁水灵芝北虫草项目已经开始生产, 新引进的泽州雨润 10 万头生猪养殖项目、陵川正邦集团养猪项目、沁水大象肉鸡加工项目开工建设。在第三届中国( 山西) 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 我市招商引资贸易签约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共达成招商引资项目 23个, 签约金额 亿元; 贸易签约项目 33个, 签约金额 20亿元。 4 、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我市坚持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模式、市场化运作三位一体,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力度,全市初步形成了晋城工厂化食用菌, 高平、泽州生猪,阳城、沁水蚕桑,丹河、沁河沿河流域设施蔬菜,太行、中条环山区中药材,沁水苗木花卉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集聚。猪沼菜(果)循环农业成为现代农业的成功典范。畜牧业克服市场波动的影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全年生猪存栏、出栏将分别达到 175 万头
最新农业农村改革工作总结_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