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重点总结.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课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穿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是世界上第一部阐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
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2)理论联系实质的原则;
3)直观性原则:
启示性原则;
5)循环渐进原则;
6)牢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2
36、,反对注入式。
37、教课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课.
38、常用的教课方法:
以语言传达为主的教课方法:①解说法;②发言法;③议论法;④
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课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质训练为主的教课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研究活动为主的教课方法:发现法。
5)以感情陶冶(体验)为主的教课方法:①赏识教课法;②情境教课
法。
39、教课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
(2)上课(教课工作的中心环节);
3)课外作业的部署与批阅;
4)课外指导;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
(1)教课目注明确。
(2)内容正确。突出要点,难点,抓住要点。
(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收效好。
方法适合。(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
(7)态度沉着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纲纪教育和道德质量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育提升的过程。知、情、意、行是道德心理的四因素.
行是学生思想道德形成与否的要点,也是权衡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记。
道德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序次发展的,但此中任何一个因素都
能够作为道德培育的初步,即思想道德教育拥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育提升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道德的源泉和基础。
、德育原则:
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从学生实质出发的原则;
知行一致的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教育与纪律拘束相结合的原则;
依靠踊跃因素,战胜悲观因素的原则;
3
尊敬相信和严格要修业生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结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的路子:思想政治课是特别重要的路子,其余各科教课是最经常、最基本路子.
、陶冶教育包含人品感人、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勤学生。
、.
、组织和培育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育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异的班风,这是权衡班集体可否形成的重要标记之一。
教育教课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重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春天资料屋
  • 文件大小125 KB
  • 时间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