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工程概况2
1、工程简介2
二编制依据2
采用的标准与标准2
编制依据2
三施工准备3
.人员准备3
测量放线设备准备3
技术工作准备5
工程施工测量特点5
四工程平面限制网6
布网要求:6
平面限制网布设方可在施工现场使用;针对精密仪器须建立检测、维护及使用台账进行统一治理.
CHJL队"扁…■〞*—.
■**8
••••—
■■■
・.
■■■■rr.••
••••
6"'一•••4人幺
••・,•,•二
•・
测量设备登记台账
号
i备名称
设备型号编号
检验日期
检验状态
4口
格证编号
t
任人
>
注
所有精密仪器必须经过计量检测,合格后才允许在施工现场使用
建议测量仪器台账统一治理,定期维护与保养
1、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核对相关尺寸〔总平面、根底平
面、根底剖面、各层平面及局部详图〕,做好记录.
2、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设计联系解决,办理设计变更记录.
3、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确定建筑物轴线限制网,、施工图纸、根底结构形式及现场情况绘制定位测量平面图〔包括轴线、边坡边线、轴线限制桩位置等〕.
1、由于本工程建筑层数较多,属高层建筑,结构竖向偏差直接影响工程受力和
外观质量,故施工测量中要求竖向投测精度高,所用仪器和测法要适应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和场地条件.
2、由于建筑平面、立面造型复杂,故要求测量放线方法能因时、因地制宜,灵
活适应,并需配备相适应的专用仪器和采取必要的平安举措.
3、由于建筑工程量大,为保证工程的整体性和各局部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开工
、牢固地保存至工程竣工.
4、由于天气的变化、材料受力变形及地基的下沉等影响,在施工测量中,,应预留结构下沉;在限制建筑物垂直度时,应考虑日照变形的影响等等
5、在施工期间要按标准与设计图要求进行必要的环境的变形监测和建筑物本身的变形观测,竣工之后由建设单位负责继续观测.
6、施工测量要与监理等各方面密切配合,.
四工程平面限制网
平面限制网分三级布设:一级限制网为业主提供的平面限制点〔至少二个〕;二级限制网为基坑边提供外控依据的主控轴线点;三级限制网即为建筑轴线网.
布网要求:
1、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限制低精度.
2、依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布设.
3、限制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平安、易保护的地方.
4、平面限制网的精度符合标准相应要求.
5、形成有机整体.
平面限制网布设原那么
1、平面限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限制低精度的原那么.
2、布设平面限制网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限制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平安、易保护的地方.
4、限制点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建筑坐标系的建立
1、限制点的建立
先用ZTS-121R4全站仪根据平面限制网放出建筑物轴线,并在场地上做好轴线控制点,并定期〔二星期左右〕复测一次.
限制点的做法为用2m长钢管打入地下,地面上留200mm,,中间浇捣素混凝土至限制点面并在破墙上加盖,预防垃圾等杂物进入.
2、限制网加密和施工放线
垫层施工完成后,要根据施工限制网精确测定建筑物位置,并进行限制网加密,各轴线交点要以红三角作标记,要求轴线间距、线垂直角必须附合标准要求.
3、轴线限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
根据?工程测量标准?要求限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为满足限制网的精度要求,测量仪器采用ZTS-121R4电子全站仪,一测回测角,,
依据业主提供的城市测量平面限制点和建筑物的平面定位图,采用全站仪测设和校核,结合现场情况,采用符合导线测量方法,建立首级平面限制网〔见下列图〕注:图中XI、X2为市政I级测量限制点.
一级限制网示意图
二级平面限制网
以首级平面限制网依据,平面限制点设置在施工现场围墙内基坑边,为三级网的恢复提供基准,同时也可直接引用该级限制点测量〔见下列图〕.
二级限制网示意图〔.表示二级限制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