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的古代体衣-2022年文档
汉字中的古代体衣
穿在身上的衣服叫“体衣”,分上衣和下衣,上衣叫衣,下衣叫裳(《说文》“裳”作“常”,“裳”是“常”的异体字)。《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毛传:“上曰
汉字中的古代体衣-2022年文档
汉字中的古代体衣
穿在身上的衣服叫“体衣”,分上衣和下衣,上衣叫衣,下衣叫裳(《说文》“裳”作“常”,“裳”是“常”的异体字)。《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毛传:“上曰衣,下曰裳。”《周礼?夏官?司马》:“玄衣朱裳,执戈扬盾”。有时“衣”、“裳”并列,如《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统称为“衣”。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论是衣服的形制、功能,还是衣服的色彩、质料,都反映出了时代的特点,反映出了人们的思想认识。
当古代礼制逐渐完备之后,衣服就不仅仅是御寒和遮羞的了,它还是礼仪制度的象征,甚至是政治的开端,正如班固《白虎通》:“衣者,隐也;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障闭也。”《周易?系辞下》又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韩康伯注:“垂衣裳以辨贵贱。”古人竟然认为治理天下从治理衣裳开始,足见古人对衣服的礼仪功能的重视。所以西汉时期武安侯之子田恬,因穿短衣入宫,不合礼仪,而被取消了爵位和封地。(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子恬嗣。元朔三年,武安侯坐衣?b?入宫,不敬,国除。”)
古代与“体衣”有关的汉字很多,下面只介绍“裘”、“裳”、“裙”、“裤”四个。
汉字中的古代体衣
穿在身上的衣服叫“体衣”,分上衣和下衣,上衣叫衣,下衣叫裳(《说文》“裳”作“常”,“裳”是“常”的异体字)。《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毛传:“上曰衣,下曰裳。”《周礼?夏官?司马》:“玄衣朱裳,执戈扬盾”。有时“
汉字中的古代体衣-2022年文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