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贾谊的文章,尤其是政论文,历史上向来评价很高,鲁迅先生曾誉之为“西汉鸿文”,《新编中国文学史》称《过秦论》为”政论之楷模”。从《史记》、《汉书》、《昭明文选》到明清乃至当今的古文选本,几乎都录入和选了《过秦论》,特别是上篇,历来评论名家都说它是“雄俊宏律”、“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是古今第一“盛”文章。
过秦论
贾谊
贾谊祠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扫清文字障碍,逐步
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
2、积累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贾谊(公元前200—公元168)
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学识渊博,年青时就负有才名,年仅二十岁,就被召为博士,后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后贬为长沙王太傅。不被重用。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后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亦伤心而死,死时年仅33岁。
其文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
少年倜傥
所著政论文有:《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
词赋:《吊屈原赋》《鵩鸟赋》。
贾谊井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过秦:指出秦的过失
论,表明文体是一篇议论文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了帝王享受而横征暴敛;为了修城造宫而滥征民力;为了钳制思想而焚书坑儒;为了防止人民反抗而实行严酷的刑罚,终于导致农民大起义,秦朝迅速灭亡。
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
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过秦论》
内容结构
一、兴亡过程
(1-4)
二、分析原因(5)
兴
亡
崛起(1)
发展(2)
极盛(3)
(4)
AUK过秦论高中一年级 语文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