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lent handout training template
水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
目 录
水环境现状与存在问题
水体中主要污染物与来源
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策略
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
一、水环境现状与存在
三、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策略
河流水体
污染诊断
正常使用
水体
纳污能力
污染类型
与程度
污染物
总量控制
技术措施
对策措施
3种
控制
方法
水功能
区划
水质标准
管理措施
2级
功能
区划
污染诊断
污染诊断
否
是
再诊断
经济手段
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
公众参与
控源
治理
修复
水功能区 指根据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条件、水环境状况等自然属性;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质和水量的要求等社会属性;将一定范围的水域划定为具有特定功能并有保护目标的区域。
1 水功能区划
过 渡 区
排污控制区
饮用水源区
渔业用水区
水功能区划分级分类系统
开发利用区
缓冲区
保留区
二级区划:协调部门及区域间用水关系
工业用水区
农业用水区
景观娱乐用水区
水功能区划
生态修复区
保护区
一级区划:协调开发与保护及省区间用水关系
2 水体纳污能力
水体纳污能力:在给定水域的水文、水动力学条件、排污口位置及方式情况下;满足水功能区划确定的水质标准的排污口最大排放量;通常称为水体允许纳污量或水体纳污能力。
水环境容量:水体使用功能不受破坏条件下;水体受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3 污染物总量控制
内涵: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区域允许排放总量。
分类:污染物总量控制可分为宏观目标总量控制、容量总量控制、行业总量控制3类。
1目标总量控制
从控制区域容许排污量控制目标出发;制定排放口总量控制负荷指标的目标总量控制;以排放限制为控制基点;从污染源可控性入手;进行总量控制负荷分配。
2容量总量控制
从受纳水体容许纳污量出发;制定排放口总量控制负荷指标。以水质标准为控制基点;以污染源可控性、环境目标可达性两个方面进行总量控制负荷分配。
3 行业总量控制
从总量控制方案技术、经济评价出发;制定排放口总量控制负荷指标。以能源、资源合理利用为控制基点;从最佳生产工艺和实用处理技术两方面进行总量控制负荷分配。
山体
云与水汽
降水
水汽输送
蒸发
植物蒸腾
湖泊
入湖河流
地下径流
下渗
地表径流
林地、湿地
*
1、维持水的自然循环;保证清水来源
2、规范水的社会循环;优化流域产业结构;减少人为污染;源头削减氮磷
4、改善湖泊水质;修复湖泊生态系统;控制富营养化
4 湖泊富营养化与蓝藻治理的总体思路
3、入湖河流水质强化改善;削减入湖氮磷
5、蓝藻水华应急处理处置
四、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
1。 总体思路
控 源
治 理
1。 总体思路
修 复
1。 总体思路
控 源
修 复
治 理
区域河流水
环境保护与
生态修复
1。 总体思路
2。 控源技术方法
点 源
集中式污水处理技术
物化处理
生化处理
面 源
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
物化处理
生化处理
物化处理
生化处理
物化处理
生化处理
农田化肥农药减量技术
生态工程
生化处理
优化施肥
种植制度
畜禽水产养殖
农村生活
农田
集中式污水处理技术
工艺流程: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生物池-二沉池-消毒-排放。
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
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多级跌水曝气滤池
塔式蚯蚓滤池
土地处理
人工湿地
农业面源:种植制度减量与优化施肥
3。 河流水质净化与污染物治理
治 理
原位处理
异位处理
1原位处理:
物化方法:物理拦截、介质吸附、底泥疏浚、充氧曝气、投加化学试剂、调水稀释等……
生物—生态方法:微生物接触氧化、水生植物吸收、生物操控技术等……
物化-生态联合方法:浮床、吸植物删、前置库等…
2异位处理/旁路水体净化技术: 接触氧化、沉淀、吸附、生物操控等……
治 理
举例一:稻田生态拦截沟渠技术系统
示范工程位置图
库区处理量3万m3
生态库塘1。6万m2
生态河道3500m
植物栅3个
透水坝3座
径流控制范围:浦南村、河渎村、厚和村
径流控制面积:3km2
村
“水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