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诗经-氓
【教学目标】
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诵读课文,理清课文叙事线索,体会感情。
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经历,表达了她怨恨的感情和决绝的态度,塑造了一 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女性形象,故事相当完整。
梳理课文行文思路。
诗歌共六章,按“恋爱——婚变——决绝”这样的思路叙述。(板书)
课前我们运用早读课的时间借助课下注释,疏通了诗歌内容也相应找出一些 常用字的特殊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成语和特殊句式。下面我们就来具体 赏析课文内容。
学习“恋爱”部分。(1—2章)
(1) 提问:在第一章最后的约期相别中,两人的性情已现端倪,请同学们仔 细品味语言后概括一下两人的性情,详细一下他们的婚姻生活。
明确:“氓”急躁、任性,姑娘则温婉、体贴,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 再加上当时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
(2) 提问:从“子无良媒”到“秋以为期”,女子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讨论)
明确:女子先言“子无良媒”,是出于对“礼”的一种遵从,古礼认为女子嫁 人,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不然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后又言“秋以为
期”,说明女子冲破了 “礼”的束缚,勇敢地与“氓”私订终身。
C3)提问:姑娘与心上人约定了婚期,在漫长的等待中,姑娘是什么样的表 现?(第二章)
明确:第二章前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现。姑娘 一会儿“泣涕涟涟”,一会儿“载笑载言”,足见对男青年的思念及深情,恋爱 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
(4)提问:“尔卜尔筮”等四句表面恋爱终于有了结果,这是一段怎样的姻 缘?
明确:神灵显示,这是一段天赐良缘,“以我贿迁”,娘家以丰厚的嫁妆祝 佑着女儿的幸福,姑娘带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嫁给了男青年,至此,一个完整的 叙事段落结束。
(5)提问: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如何?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哪些性格?
明确:感情基调:热情、幸福;性格:纯洁、善良、痴情、信守诺言。(板书)
(6)齐背第一段。
四、课外作业
将《氓》抄写并翻译一遍。
尝试背诵《氓》全文。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讨文本
学习“婚变”部分。
(1) 提问:第三章在全文中的作用?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明确:由前两章的叙事转入这一节的抒情和议论,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了明显 的停顿和隔离,暗示着女主人公悲惨命运已经开始。
(2) 提问:导致“氓”变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引导第四章)
明确:“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结婚后的“氓”性格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当年的“蚩蚩”到现在的“暴怒”,给女主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3) 提问:除了婚姻的不幸外,还有哪些因素给了她痛苦呢?(讨论)
明确:来自娘家兄弟的嘲笑,“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可以联想到可能母 亲已去世,无人倾诉,从某个意义上说,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人的爱情观。
(4) 提问:再来看看,女主人公从这场爱情中总结了哪些经验呢?女孩子们
可要注意学习了。
明确:“于嗟女兮……”提醒女孩子不要被男人的花言巧语迷住,不要沉迷 于男子的爱情。
(5) 提问:第二段女主人公用抒情兼议论的方法回顾了自己几年的
14.诗经两首:氓-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