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训练:专业的教练拉球的十个要点
(2011-10-27 11:21:59)
转载▼
标签:
乒乓球
杂谈
我想大家最渴望知道的应该是如何练好正手拉球吧. 我想,在此大约整理了几个简单的原则,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心停在左脚的时间要比右脚短些.
练习方法: 引拍动作完成之后,手都不要有动作,脚往左前方跨一小步(不是正前方,基本站位:左脚在前右脚稍后). 就跟走路一样. 当脚往左前方踩人同时转向正前方,不就完成了蹬转了吗? 你手不需要动,拍子也已经跟着身体走了一段了,最后在脚就要落下的同时, 收臂击球,球一出手左脚立刻把重心顶回手跟着放下还原到准备动作.
,身前击球: 如果"用右脚找球用左脚打球"的节奏都做到了,步伐也到位了,还原也有了,接下来就要注意,加上转腰动作. 有非常多的业余朋友都犯了"用手引拍"的毛病,手直接往后拉,,结果引拍时都忘了用腰去引拍,击球时怎么能用好腰呢? 其实引拍动作很简单的,就是从准备动作为基础,重心右移的同时把你的脸向右转(不是转脖子),小臂稍微打开(肘保持在腰侧别动但也别夹紧) ,这样就是标准的引拍动作了.
只有用腰引拍,避免手肘后拉,才能做到所谓的身前击球,而不是身侧击球,击球点往前,才有足够的发力空间,这样球质才会高,也不会被球顶住发不了力. 许多人只能打下降期 半出台的短球老是拉不好, 这跟"手后拉 不会身前击球"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要注意,是转腰引拍,只是弯腰是不对的. 只要做好用腰引拍,在蹬腿重心转移的过程做好"腰臂同步",感觉就是用丹田力量在控制手臂,这样就是所谓的"蹬转"了--右脚蹬上半身转的拧腰, 这样一來"以腿帶腰 以腰带手" 一点都不是问题.
10. 动作完整流畅第一 进球第二, 最后才求质量: 很多人一开始就想用力去拉,想拉的冲拉的爆拉的转,其实都是不正确的学球方法. 刚开始练,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先把动作做完整 要求流畅舒坦, 不要听人家说拉上升期比较爆就赶鸭子上架, 刚开始练就是拉慢一点,人退远一点,拉下降前期或者是下降期就可以了,这样才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把动作做完整.
然而业余朋友大都是单球训练,有进球的压力,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一次打一颗球次就停下来, 不要管进球与否. 也不要去想着要用力去磨,就算是只把球挂过去都可以. 先要求步伐的到位身体重心的到位 引拍的到位 击球动作要流畅完整. 打好基础再做连续动作,接着才是发力摩擦.
,击球动作都是圆周运动:转腰带臂是圆周运动, 收臂也是圆周运动. 转腰(拧腰)是手臂以丹田(脊柱)当作是转轴,收臂則是小臂以肘为转軸. 只要做好圆周运动, 动作就一定会协调流畅.
最近我看了几位朋友一直在研究该如何摩擦,在这里我跟大家说一个事实,也许有人会产生质疑,但这却是我所经历的,这个事实就是: 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教过我们要如何摩擦. 教学的过程,就是要我们掌握摩擦的厚薄,引拍的高低,往上发力与往前发力的分配,击球时机与击球点等等. 我所看到的, 乒乓专业里面对于"拉球摩擦"的涵意并没有业余朋友想像中的那么复杂与神秘,彼此看法也很一致没什么冲突.
乒乓训练日记
请了教练正规学球了一年多,每个礼拜都有体校学生跟著陪练, 在网上也受益于几位老师前辈的指点, 很多长期未解决的问题都逐一开朗研究过的球理也一一得以验证实践,学习心得也积累了不少,尤其是最近几个月,有跳跃式的进步,有些心得一直想跟大家细聊分享. 但无奈最近公事繁重,只能用日记方式来展现,大家也看腻了长篇大论,我这学球日记打算用最精简的字语来写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下都是我认为非常重要而且帮助我很大的观念跟心得.
(以下都以右撇子为例)
学球日记一: 先用正手攻球来练蹬转迎前的动作再结合两点打一点的步伐训练, 效率远高于直接从正手拉球练起,事半功倍 !
学球日记二: 动作框架正确动作熟练后, 要尽快进行走动中击球的练习,应该早于定点的发力练三: 学弧圈球要先转后冲. 先不要管速度 弧线, 先管好吃球摩擦 动作求舒展 顺畅, 然后慢慢加力能拉多转就拉多转. 如果动作 方法正确, 只要把发力线慢慢改变往前多些控制好弧线, 就能拉出前冲弧圈.
学球日记四: 击球时的发力顺序是由下到上, 学习发力的顺序却要由上到下. 学习放松的顺序 也要从上到下,循序渐进.
学球日记五: 击球时持拍那腿的膝盖若没有屈-蹬-伸的过程,就谈不上用重心打球,没有重心交换的过程,就不可能练的好步伐. 右膝必须保持弹性, 一但僵硬就不可拥有好的步伐, 只能靠上肢
乒乓训练日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