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灵顿国家公墓的故事到美国华盛顿,有一个地方应该去看看的,就是阿灵顿国家公墓,到那里,不仅是悼念无数逝去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去解读一个国家对私有财产保护的态度。阿灵顿国家公墓原来名字是阿灵顿庄园,(卡斯迪斯)的财产,其岳父立遗嘱此庄园由其唯一女儿(李将军的太太) 作为继承人,之后,再由李将军的长子继承,而李将军则作为遗嘱的执行人。南北战争爆发后,李将军之家乡弗吉尼亚州宣布脱离联邦政府加入南方联盟,李将军获知消息在庄园里经历了三天的心灵煎熬,最终决定离开他“在这个世界上最钟爱、最依恋不舍的地方”,辞去联邦政府的职位,毅然加入南方联盟。离开时嘱咐夫人保存好相关物品,带离庄园。李将军加入南方军后最终成为了南方军统帅。战争期间,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通过了一个战时法,规定房地产所有人必须亲自按时来缴纳房地产税,否则,将没收其财产。北方政府想以此法律遏制逃奔叛军的财主,很显然,作为阿灵顿庄园的主人李将军夫人不可能亲自来缴纳此房地产税,最终,政府便以欠税为由没收并拍卖了此庄园。 1864 年,政府拍卖了此地,联邦税务局长代表政府举牌成功,获取阿灵顿庄园, 并将此庄园改为战时司令部,后来又将庄园的 200 英亩土地作为战争阵亡将士的坟地,这个做法也反映了当时联邦政府对李将军的憎恨,他们希望阿灵顿庄园永远成为墓地,李将军及其后人都别想着再回到此地! 战争终于结束了,李将军及夫人作为败军之将,无颜再提及此事,在他们去世后, 李将军的长子,向法院提出起诉,认为政府没收阿灵顿庄园非法,他是这个庄园的合法继承人,政府应该返还他的财产。官司一直打到联邦最高法院。1882 年, 联邦最高法院最终判定:无论何时何地,战时也不例外,公民的私有财产都受法律保护,非经法律程序和合理的补偿,政府也不得征用私有财产。政府未经合法程序没收了阿灵顿庄园,此行为为非法无效。美国政府必须将此庄园交还给李将军之子。这个案例是由陪审团审理裁决的,充分体现美国司法制度的独立性,也体现了美国国家对私有财产的态度。不管是谁的私有财产,即便是叛军首领的, 也同样受到法律应有的保护! 法院判决下达时,阿灵顿已经有数万名阵亡的将士在此长眠,最终,政府与李将军长子达成协议,政府向李将军长子支付巨款作为购买阿灵顿庄园的赔付。193 3 年,为纪念阵亡将士,政府将阿灵顿庄园改名为阿灵顿国家公墓, 1955 年政府又决定将阿灵顿二层楼的房子按李将军居住时的原貌修复,作为李将军的纪念馆。站在阿灵顿公墓的高处,遥望远处的华盛顿纪念塔,你会生出一种感叹:一个国家应该有立国的根基,就是一部最基本有效的法律!他给一个国家的国民最坚实的信任基础。后发优势,是后起国家在推动工业化方面的特殊有利条件,这一条件在先发国家是不存在的,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后发展是相对于先发展而言的,因而后发优势涉及的主要是时间纬度,至于国家之间在人口规模、资源禀赋、国土面积等方面的差别则不属于后发优势范畴,而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相关。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 格申克龙(Alexander Gerchenkron , 1904-1978) 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 1962 年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所谓“后发优势”,也常常被称作“落后得益”、“落后的优势”、“落后的有利性”等
阿灵顿国家公墓的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