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5、《最苦与最乐》教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5、《最苦和最乐》教案
 
一、复习有关议论文的常识 
1、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是以理服人.
2、议论文三要素和定义:
论点:作者所持的见解(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六、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恩惠huì   如释shì重负  契qì约   监视dū   包揽lǎn
悲天悯mǐn人 卸xiè却què   排解jiě    循xún环
2、学习词语
达观dá guān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qì yuē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条款、文书。
如释重负rú shì zhòng fù 释:放下;重负:重担子。。
海阔天空hǎi kuò tiān kōng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心安理得xīn  ān lǐ dé得:适宜。自以为做的事情符合道理,心里很坦然。
悲天悯人bēi  tiān  mǐn  rén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人们的痛苦。
仁人志士rén rén zhì shì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如今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无入而不自得wú  rù  ér  bú  zì  dé君子无论到了什么境地都可以安然自得.
任重而道远rèn  zhòng ér dào yuǎn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道路又遥远,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七、分析构造
第一部分(1—-3):阐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4):阐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5——6):阐述人生应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八、问题探究
1、作者是怎样阐述“身上背着一种未尽的责任"是“最苦”的?
明确:作者先以环环相扣的设问句否认人生最大的苦痛是贫、失意、老、死;然后提出人生最大的苦痛是身上背着一种未尽的责任.
2、分析“人假设能知足,虽贫不苦;假设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这句话的表达作用。
明确:用设问句的形式,既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又能让读者沿着作者的写作思路考虑。
3、分析“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 这句话的表达作用。
明确:作者将负责任的情况延展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自己,使论说更加深化。
4、由“一日”到“一生”强多了什么内容?
明确: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论说了责任未尽带来的苦痛无法排解。
5、“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 ‘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这里引用古语、俗语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用古语、俗语形象生动地论证了尽责任之后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快乐自由的境界,粗浅易懂,兴趣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6、“人生须知道

15、《最苦与最乐》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reqing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