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背影》教学设计方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小调查
我们同学有谁知道母亲节是几月几号?那父亲节呢?
人们在庆祝母亲节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我们的父亲。是啊,日月经年中,我们忽略了多少父亲的爱
2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小调查
我们同学有谁知道母亲节是几月几号?那父亲节呢?
人们在庆祝母亲节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我们的父亲。是啊,日月经年中,我们忽略了多少父亲的爱,而父亲一直在身后,无怨无悔地延伸着庇佑的苍穹,用自己朴实的父爱无私地为儿女编织着美丽的保护伞。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值得我们尊重的父亲,认识父亲那感人的背影,感受浓浓的父子之情。
学生思考、发言
学生反思
营造情感氛围,把学生带入到学习环境中来。
(二)整体感知
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体味本文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渗透着淡淡哀愁的父子间相爱相怜的感情。
学生听读,揣摩本文的感情基调
珍视学生阅读的最初体验,尤其是文章的感情基调的理解。
(三)寻找真实
这篇文章最打动人心的就是感情的真实。
相关资料:
学生阅读呈现的材料,体会感悟。
通过材料的呈现,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2
1947年,朱自清先生自述:“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得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
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朱自清先生的写作背景中,捕捉当年“我”写《背影》时的真实心绪吗?
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文中朱自清先生的回忆的源头(八年前的往事),寻找当年“父亲”背影产生的背景吗?
明确: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正在清华大学任教。社会的世态炎凉,使作者多年来在寂寞困愁中生活,这种情绪必然流露于笔端。
正值家境败落,“走投无路”的时候。祖母的死,父亲的失业,变卖典质还亏空,又添新债办丧事,接二连三的灾难劈头盖脸地袭来,小小的家庭能经受得了吗?在这家庭光景惨淡的时刻,为了“谋事”糊口和读书寻求出路,父子不得不依依惜别,踏上了颠沛流离的路途,不知何时再能见面。
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思考、体会作者的心绪。
学生整合自已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了解这两点,文中凝重而深沉的感情基调就好把握了。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中,回忆那段令人心碎的过去,淡淡的哀愁似乎就不难理解了。
(四)聚焦背影
(1)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几次背影的出现各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细细品味。(学生讨论时,教师可参考课后练习一中的问题设计进行引导。明确后,用多媒体展示进行纵向比较)
学生讨论
给学生时间讨论,是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文本。
4
第一次 文章开头 作用:开篇点题,创设 浓重的感情气氛。
第二次 车站送别 作用:浓墨详写,具体描绘背影,表现父亲爱子的深厚感情
第三次 别后远景 作用:深化主题,远见

《背影》教学设计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f158687
  • 文件大小160 KB
  • 时间2022-05-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