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蒜栽培技术
一、大蒜的整地施肥
大蒜是弦状须根;吸水肥能力较弱,鳞茎又在土壤中生长、膨大,所苗又开始进入旺盛生长,应及时灌水,以促进蒜叶生长,假茎增粗。
抽墓期:蒜苗分化的叶已全部展出,叶面积增长达到顶峰,根系也已扩展到最大范围,蒜墓的生长加快,此期是需肥水量最大的时期,应于追孕墓肥后及时浇灌抽墓水。现尾”后要连续浇水,以水促
苗,直到收墓前2到3天才停止浇灌水,以利贮运。
蒜头膨大期:蒜墓采收后立即浇水以促进蒜头迅速膨大和增重。收获蒜头前。5天停止浇水,控制长势,促进叶部的同化物质加速向蒜头转运。
③中耕除草。可于播种至出苗前喷除草剂。扑草净:对防除蒜地的马唐、灰灰莱、蓼、狗尾草等有效。50%的扑草7亩用药100〜
150克。西马津和阿特拉津:亩用药120〜240克。除草通:亩用药35〜6s克。
对以单子叶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大惠利120〜150克于播种后5〜7天(出苗前)加水30〜50千克稀释,晚间喷雾。以双子叶阔叶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25%恶草灵120〜150毫升,或24%果尔45〜60毫升,于播种后7〜10天(出苗前)加水40〜60千克,晚间喷雾。蒜苗幼苗生长期,当杂草刚萌生时即进行中耕,同时也除掉了杂草,对株间难以中耕的杂草也要及早拔除,以免与蒜苗争肥。
⑶采收
①采收蒜墓。一般蒜墓抽出叶鞘,并开始甩弯时,是收藏蒜墓的适宜时期。采收蒜墓早晚对蒜墓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采墓过早,产量不高,易折断,商品性差;采墓过晚,虽然可提高产量,但消耗过多养分,影响蒜头生长发育;而且蒜墓组织老化,纤维增多;尤其
蒜墓基部组织老化,不堪食用。
采收蒜墓最好在晴天中午和午后进行,此时植株有些萎焉,叶鞘与蒜墓容易分离,并且叶片有韧性,不易折断,可减少伤叶。若在
雨天或雨后采收蒜墓,植株已充分吸水,蒜墓和叶片韧性差,极易折断。
采墓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以采收蒜墓为主要目的,如二水早大蒜叶鞘紧,为获高产,可剖开或用针划开假茎,蒜墓产量高、品质优,但假茎剖开后,植株易枯死,蒜头产量低,且易散瓣。以收获蒜头为主要目的,如苍山大蒜采墓时应尽量保持假茎完好,促进蒜头生长。采墓时一般左手于倒3〜4叶处捏伤假茎,右手抽出蒜墓。该方法虽使蒜墓产量稍低,但假茎受损伤轻,植株仍保持直立状态,利于蒜头膨大生长。
②收蒜头。收蒜衰后15〜20天(多数是18天)即可收蒜头。适期
收蒜头的标志是:叶片大都干枯,上部叶片退色成灰绿色,叶尖干枯下垂,假茎处于柔软状态,蒜头基本长成。收藏过晚,蒜头嫩而水分多,组织不充实,不饱满,贮藏后易干瘪;收藏过晚,蒜头容易散头,拔蒜时蒜瓣易散落,失去商品价值。收藏蒜头时,硬地应用锹挖,软地直接用手拔出。起蒜后运到场上,后一排的蒜叶搭在前一排的头上,只晒秧,不晒头,防止蒜头灼伤或变绿。经常翻动2〜3天后,茎叶
干燥即可贮藏。
三、大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大蒜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地膜覆盖的效应。大蒜利用地膜覆盖后,有如下明显的效应:
①改善了环境条件。地膜覆盖后,在冬前可提高5厘米处的地温2〜3C。因此,加速了大蒜冬前幼苗的生长,秧苗健壮,抗寒力强。加上冬季地温较高,故越冬因低温冻死率大大减少,约少5倍左右。
翌春,〜,大蒜幼苗返青早,生长快,植株生长量大,叶面积大,为丰产奠定了基础。地膜的不透水性,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量,有利于土壤的保埔防旱。所以大蒜进行地膜覆盖后,可以减少浇水次数,土壤墙度适宜,早春避免了浇水降低地温之弊,为植株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地膜覆盖后增强了土壤保水保肥力,提高了养分利用率,保持了土壤疏松,防止了浇水过多发生的地面板结,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环境条件。大蒜进行地膜覆盖后还减轻了病虫害的
发生。地膜阻挡了种蝇向蒜根周围产卵,减少了根蛆为害。地膜覆盖
也抑制了杂草的发生和危害。
②促进了大蒜的生长发育。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善,大蒜地膜覆盖条件下,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叶面积大。。
③早熟和高产。由于地膜覆盖的温度效应,所以大蒜地膜覆盖栽培后,抽墓期可提前6〜10天,成熟期提前5〜8天。早熟为早腾地创造了条件,可有效地调节下茬作物的栽培期。利用地膜覆盖,%,%。
(2)栽培技术
①整地、施肥。精细整地,可提高地膜覆盖的效能。地膜覆盖后,大蒜吸肥增多,故应增施有机肥,减少以后追肥的用工麻烦。进行地膜覆盖一般用小高畦。畦宽因地膜宽度而定。
②盖膜。一般先播种,后盖膜。膜耍盖严、压紧。做到膜紧贴地;无空隙,膜无皱纹,有
大蒜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