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当自己是衙门里的人
本刊编辑部 现场名人
提起沈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宣传中心的科员朱思滨,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如果说《我在现场》的老朱,估计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知道,电视节目里那个执法队的嘛。”
从2008年后选出4强选手,个个实力不俗。不过,这四个人里可没有老朱。四个人都是俊男美女,有的学过播音,有的演过话剧,站在镜头前有板有眼,但栏目负责人却犯了愁:这四个人青春靓丽、发音标准,可就是少了点感觉,怎么都不对。
这时,有人想起了老朱。那时老朱是沈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皇姑分局机动大队的大队长,专门负责特勤工作,曾经在一次执法事件中,和辽宁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共同工作。他的业务能力和亲和力给辽台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视台马上调出当时录制的短片,栏目负责人看完一拍大腿,“就是他了!”
“调令下到分局,我才知道这事。听说让我做宣传、上电视,我心里一点准备都没有,这活我从来没干过,能行吗?”但上级有令,老朱一咬牙,上!“人不就是要不断挑战自己吗?不会,就学!”从此,老朱每天的主要工作变成录节目,跟着一群电视台的80后记者学主持。记者们叫他朱哥,他叫他们老师。
“开始很不习惯对着镜头说话,机器一开我就不知道说什么,后来我就想,就当那镜头是电视机前的老少爷们,我跟大伙唠唠嗑。这才找到点感觉。”现在的老朱已经明显老练了很多,在镜头前谈笑自若,开场白和结束语张嘴就来,讲的还是“东北普”,但一些口头语已经改掉了,还掌握了不少电视主持的规则,比如,“‘山寨’一词,是不能用在节目中的。”
帮你解忧
《我在现场》播出三年,解决的大部分是民生问题,说白了,都是老百姓的事,“不给老百姓解决困难,用节目做秀,谁看?”每天一百多条热线,老朱逐条筛选,挑选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素材,既解决问题,又普及法律。
某小区的居民每次提起老朱都会啧啧称赞:“老朱大哥不是来虚的,真给办事啊!”
这个小区四年前开始入住居民,其他单元一直水电气正常,唯独一个单元,因为燃气公司拒绝开栓,四年来不能使用燃气。有的业主只好购买液化气罐,定期加气;有的干脆买个电磁炉了事,可一旦停电就吃不上饭。
为啥燃气公司不给开栓?其实,这事也不怪燃气公司。这个单元一楼的饭店为了调整房间格局、提高租金,私自将煤气管道开关改接到厕所,造成燃气安全隐患,燃气公司为了避免出现事故,不肯开栓。这不,居民就找到了老朱。
“其实这事事实清楚,不难调查,但是解决起来不容易。一楼房主四年都不肯整改房屋,肯定不太好打交道。”其实,依照法律法规,如果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对引导和处罚胡搅蛮缠、拒不执行,执法队员是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但那是老朱最后的选择。
“还是那句话,处罚不是目的,最终双方和谐才是最佳状态,和平解决当然是首选。所以,执法也要讲智慧。”经过仔细调查,饭店只是在此租赁,房子是业主改造的,他却一直推三阻四不肯管。这就有些难办,他不是饭店经营者,不能从经营管理上突破他,只有房子的产权和他相关,老朱决定在这方面做文章。
“我给他讲我们可以采取的办法,即使他拒不执行,法院也会强制履行,并且以后房子的产权有任何变更,都可能被冻结,到时就很难办了。”看这个业主已经松动了,老朱又提起居民四年没有燃气用,生
别当自己是衙门里的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