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小儿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小儿1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30例1型糖尿病患儿, 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15例。对照组患儿单独究表明, 小儿1型糖尿病和成人糖尿病相似, 也会引起肾病、心血管疾病等合并症, 提升患儿死亡率[4]。临床常进行糖尿病强化治疗, 可以将血糖水平控制于接近生理水平, 对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生以及发展具有一定延缓作用。而糖尿病强化治疗主要选用的药物为胰岛素, 其具有显著效果。但是小儿1型糖尿病患病群体为儿童, 其功能尚未发育完全, 其生理、心理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对患儿进行血糖的控制要比成年人有难度。再加上进行胰岛素治疗时, 胰岛素药代动力学和皮下注射会出现吸收变异等, 在强化治疗时容易引起低血糖。现阶段临床采用的胰岛素均是起到短效作用, 其药效慢且血药浓度具有较大波动, 还无法和生理胰岛素相比, 在餐后会出现高血糖或者是空腹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1型糖尿病患儿机体当中胰岛素十分缺乏, 血糖控制状况不佳的患儿其少量残存的胰岛功能正在慢慢衰退, 甚至衰竭, 患儿体内只有少数或者没有胰岛β细胞来进行机体血糖的调节, 基础胰岛素进行释放时无法适应肝糖原的输出[5], 患儿的血糖浓度会存在较大的波动, 空腹状态下血糖通常处于很高的范围, 因此采取对症治疗, 可以对小儿1型糖尿病患儿采取基础胰岛素补充治疗。随着临床深入研究, 在应用胰岛素进行糖尿病的治疗时更加重视其是否符合生理和治疗需要, 不断引入胰岛素类似物, 提高糖尿病强化治疗效果。常规的机体胰岛素的分泌可以将血糖水平精准控制在正常范围当中。近些年有研究表明, 将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使用对生理胰岛素分泌的模拟效果更好, 可以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6-8]。门冬胰岛素属于一类具有速效性的胰岛素类似物, 可以对短效胰岛素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 门冬胰岛素主要应用的技术是生物技术, 主要是用门冬氨酸替换人胰岛素β链第28位氨基酸, 通过该方式可以在胰岛素经皮下注射后迅速改善药动学, 调整血中胰岛素分泌浓度, 接近于进餐时生理分泌。甘精胰岛素则属于一类长效性的胰岛素类似物, 甘氨酸取代的是α链第21位门冬氨酸, 以及在β链第31位和第32位的位置加上两位精氨酸, 在制剂当中还会添加少量锌元素, 对其性质具有稳定作用, 甘精胰岛素进行皮下注射后会在局部位置沉淀细小的胰岛素, 在较长的时间当中可以将胰岛素稳定均匀地释放, 且该药物药效能够维持24 h, 其主要是模拟基础胰岛素。将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共同应用于小儿1型糖尿病治疗中, 对机体正常性的代谢具有维持的作用, 有效控制机体当中的血糖水平, 在用药过程中也不至于出现低血糖事件, 属于较为理想的一类小儿1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 针对本院小儿1型糖尿病患儿采取门冬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 可有效调节患儿机体各项血糖指标, 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多的低血糖事件, 但是在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时还需要配合护理工作的实施, 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胰岛素使用护理以及运动、饮食等护理措施, 才能整体提升门冬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门冬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小儿
门冬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小儿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