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
106页例1。
学情剖析: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宽泛的数学思想。
属于奥赛性质
的知识,学生也是第一次接触这类知识,
学生的认树呢,你能想办法考证一下吗?
学生:能够用一条线段代表一条100米长的小路,在上面种一种。
教师:用线段图帮助我们解决数学识题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多媒体演示种树,学生数棵数。
学生:老师,这种办法太麻烦了。
教师: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学生:我们能够先在较短的小路上种一种,看看有什么规律。
教师:这个办法好!这是一种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当碰到较为复杂的数学识题时,
先从简单的事例中发现规律,然后应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原来的问题。先看看
在两头都栽的情况下能够栽几棵树。
20m
能够
的距离,
(课件出示)
教师:你能像这样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尝试“种树”,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课件上输入数据)
,你能用式子表示出隔数和棵树之间的关系吗?
察看其余数据,你还有什么发现?
教师:现在,你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开头的问题吗?(指名回答,剖析解说)
概括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单运用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自己着手“种树”找出了
两头都种时,棵数=间隔数+1的规律,还能利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剖析思考的整个过程,感觉“猜测──考证”的学习方法。学
生经过绘图实际种一种去查验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模拟种树时学生体验到一棵一棵种到
100米太麻烦了的思维碰撞,
引发学生思考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复杂问题简单化。
他们通
过动脑、着手、合作探究,经历剖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真实做到感知学习。
三、联系生活推广应用
教师:你知道生活中近似于植树的问题有哪些吗?(课件出示)
四、稳固练习提升认识
(一)选择正确答案。
,前后两名学生间的间隔长度是1米,第1名学生和第
之间相距()米。
11名学生
A9
米
B10
米
C11
米
,要在一条长
一共需要()面彩旗。
A20面B21
200米的跑道两边每隔
面C42面
10米插一面彩旗(两头都要插),
A6楼B7
楼
2倍,当小明在
C8楼
4楼时,刘老师到了(
)楼。
(二)解决实际问题
行驶路线全长
12千米,相邻两站之间的行程是
1千米。一共设有多
少个车站?
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头也要安装),每隔
50米安一座。一共
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25棵梧桐树。如果每两棵梧桐树中间栽一棵银杏树,一共要栽多少
棵银杏树?
五、稳固新知
应用深入
,每隔
6m种一棵,一共种了
36棵。从第
1棵
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植树问题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