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薛涛诗歌的主体风格探析摘要:薛涛不仅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乐妓,更是一位出色的女诗人。本文结合薛涛的人生经历及其所遗诗歌,并联系中唐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探究其诗歌的主体风格,以期真实、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其诗歌的特点和价值。关键词:薛涛诗歌;主体风格;清奇雅正;委婉含蓄;率真细腻薛涛,中唐著名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人,善歌舞,工诗词。幼时随父亲薛郧定居成都,父殁后,飘零动荡,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可谓是中国古代乐妓的典型代表。不幸的身世让她获得了中国传统女性所没有的优越文化环境,自觉融入了这个丰富多彩的男性文化圈,并以男性中心文化标准要求自己,在与众多的男性文化对话中不断提升自己,获得了男性文化中心的认可,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譬如薛涛笺、薛涛井、望江楼等诸多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为全面地了解和把握薛涛诗歌的特点和价值,笔者从以下三方面来探究其诗歌的主体风格: 一、清奇雅正晚唐诗人张为在诗论专著《诗人主客图》中以“清奇雅正”来论薛涛诗歌的风格①,清代杰出的史学理论家和方志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 内篇》中谈到薛涛时也说:“名妓工诗,亦通古义,转以男女慕悦之实,託于诗人温厚之辞,故其遣言, 雅而有则,真而不秽,流传千载,得耀简编,不能以人废也”②。具体而言, 薛涛诗歌的“清奇雅正”主要表现在: (一)雅正无邪——无“脂粉气”表现于上蜀帅诗中。如:薛涛在西川节度使高崇文平了刘闢乱之后所写的《贼平后上高相公》中,“惊看天地白荒荒,瞥见青天旧夕阳”两句境界非常开阔;“始信大威能照映,由来日月借生光”两句气势磅礴,没有丝毫小女儿的媚态。还有诗人写给川主武元衡的《续嘉陵驿诗献武相国》中,“卓氏长卿称士女,锦江玉垒献山川”两句并不是向他谄媚,而是代表蜀地的人民在勉励他,给他以信心。这些诗既矜持温厚, 又端庄大气, 不仅没有那种畏缩委琐得小女儿气,还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表现于友情诗中。无论是《赠韦校书》中“淡沲鲜风将绮思,飘风散蕊媚青天”, 《送扶炼师》中“山阴妙术人传久,也说将鹅与右军”对友人的赞誉;还是《酬祝十三秀才》中“诗声利器驰声久,何用春闱榜下看”,《和郭员外题万里桥》中“细侯风韵兼前事,不止为舟也为霖”对友人的勉励;也无论是《送姚员外》中“欲折而来将赠别,莫教烟月两乡悲”,《送友人》中“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和友人送别;还是《寄张元夫》中“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断已无声”,《斛石山晓望寄吕侍御》中“不得玄晖同指点,天涯苍翠漫青青”对友人的思念,无不表现了诗人和友 2 人之间的平等交往。表现于抒发自然情怀的诗篇中。如: 《赋凌云寺二首》其一“闻说凌云寺里苔, 风高日近绝尘埃”中,那青苔洁净得不沾染一丝尘埃; 《赋凌云寺二首》其二“闻说凌云寺里花,飞空绕磴逐江斜”中,那花是多么自由自在,没有尘世的烦恼; 《酬吴使君》“支公别墅接花扃,买得山前总未经”中,那别墅的幽静,远离凡尘;《酬杨供奉法师见招》“远水长流洁复清,雪窗高卧与云平”中,那环境的清幽,人的圣洁。无一例外地反映出诗人“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以及她对没有尘世烦恼的自由生活的渴望。表现于托物言志诗中。如: 《酬人雨后玩竹》、《浣花亭陪川主王播相公暨寮同赋早菊》、《蝉》等诗篇,诗人在歌颂自然物象坚强不屈、高尚品质的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高洁品行的追求和向往。(二)境界开阔——“乐不至淫
薛涛诗歌的主体风格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