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免耕套种水稻轻型高效栽培技术
麦田免耕套种水稻轻型高效栽培技术
摘要:麦田免耕套种水稻轻型高效栽培,是一种具有简化了传统稻作的育秧、栽秧、耕耙整地等复杂的程序,减少了繁杂的田间劳作,减轻了劳动强度,减缓解了夏收、夏种争时、争劳力的矛盾的新技术、新措施。利用简化的新技术,不但减少环境污染,培肥土壤地力,而且获得力水稻高产。
关键词:麦田免耕;套种;轻型栽培
一、麦套稻栽培技术的概述
在麦子灌浆中后期,将稻种处理后直接均匀定量撒播在麦田内,即与麦子形成一定的与共生期,机械收麦时留茬30cm左右,麦秸全量直接还田。麦田免耕套种水稻(麦套稻)的稻麦套作方式,是继水稻抛秧、水育稀植、直播、早直播之后,又一种更为简便的麦套稻轻型栽培新方式。这种方式彻底简化了传统稻作的育秧、栽秧、耕耙整地等复杂的程序,减少了繁杂的田间劳作,减轻了劳动强度,减缓解了夏收、夏种争时、争劳力的矛盾,愈来愈为广大土地承包户所接受。
二、麦套稻栽培的特点
1、简化操作程序,减轻劳动强度免耕套种水稻简化了育秧、拔秧、耕翻整地、栽秧等复杂的操作工序,减缓了季节矛盾,减轻了劳动强度与物化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2、省工节本,稳产高效麦套稻的经济效益表现为三省一增,即省秧田及秧田期费用;省大田期机耕作业费用;省拔秧、栽秧人工费用;增加前期化除及后期人工拔草费用。种植1hm2可增加收入1500元左右。免耕套种的水稻穗粒结构表现为穗数增多、结实率和千粒重略增、每穗粒数减少,单产可与常规水稻持平。
3、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农作物秸秆还田是培肥土壤的重要途径,由于农民不习惯,机械化秸秆还田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导致每年夏秋两季大量秸秆被焚烧,损失了大量的宝贵资源,而且污染了大气。免耕套种水稻技术推广应用后,小麦秸秆可全量还田,改观现有的农业生态状况,培肥农田土壤。
三、麦套稻栽培的主要技术
1、田块要求田块平整是免耕套种水稻成功的基础,保持稻田原有的平整度,认真做好麦田的化除,麦田杂草留到稻田中,套播稻种容易被悬空吊挂,不能及时落地扎根,很难达到齐苗、全苗的目标;麦田杂草危害严重时,会导致麦子让茬上水后生长延滞,影响套播稻苗初期的正常生长,增加稻田防控杂草的难度。麦田忌用甲磺隆、绿磺隆类的除草剂。
2、选用良种,适时匀播麦套稻共生期具有出叶速度较慢,中期暴发性生长的特点。品种选用上以穗粒并重或大穗型的粳稻品种为宜。晒种后,用使百克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种子破胸露白后,用稠河泥和干细土包衣,增加稻粒的重量,播后最好两人一组用绳索拉动麦秆,促使稻种全部落地。
麦套稻共生期以10~20天为最佳,小麦让茬时秧苗叶龄达二叶一心左右。麦套稻适宜的播量为90~105kg/hm2,要求按畦称种,力求达到匀播,不重播漏播。播后立即窖水促齐苗,麦收后抓好匀苗补缺工作,就近移密补稀,力争稻苗全田分布均匀。
3、科学水肥运筹,控制高峰苗麦套稻水浆管理是“湿润出苗,浅水促蘖,适度搁田,间隙灌溉”的原则。
(1)套播当天立即窖水,待高墩地方有水后即速排,确保第2天日出前沟内无积水,即使播种时下雨也要实施淹灌,隔3天再灌一次水,保证秧苗对水分的要求。
(2)麦收秸秆撒开后,灌一次跑马水,湿润2~3天,让秧苗由旱育过度到水育。
(3)分蘖期建立水层,正常管理,达到预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麦田免耕套种水稻轻型高效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