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对策研究
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对策研究
摘要:中小企业受其自身经济实力的制约,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不具备雄厚的资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时刻面临着倒闭、被兼并甚至破产的危险。中小企业要生存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资本来扩大规模,从而提高自身对风险的抵抗和外嫁能力。融资是企业获得资本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是其生存的前提条件。在分析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境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4-0107-02
1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近几年来,国内许多学术研究者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研究,许多学者都认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融资难。在新的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表现了以下特点:第一,短期资金融通难度降低,但是长期权益性资本严重缺乏;第二,大企业融资困难得到了缓解,但中小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第三,大中城市资金充裕,但小城镇地区资金匮乏;第四,所有制差别虽然缩小,但仍然存在。总的看来,我国间接融资体系以及资本市场都未能对中小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供给。如果融资难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还会进一步加剧正式金融体系之外的融资活动,影响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
2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境
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的刚性信贷联系导致了大量的不良债权,金融风险也迅速积累。相对于间接融资而言,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更为困难。直接融资困境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股票融资、债券融资、民间借贷融资。
股票市场融资制度限制
我国的股票市场从一开始就承担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制的特殊功能,重点扶持了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在这种严重倾斜的政策下,我国股票市场基本上未向中小企业开放,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股票市场获得资金融通。
随着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的正式开盘,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开始健全化发展。该市场以服务于具有高科技含量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为宗旨,其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取消了所有制歧视。然而,中小企业板市场容量的狭小决定了中小企业不可能通过该市场聚集足够的金融资源。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规定,其上市条件和主板完全一样,对广大中中小企业而言依然高不可及。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小型资本市场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瓶颈。
债券市场融资制度限制
我国债券融资市场是伴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而发展起来的,其初衷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融资问题,在制度设计上,对随后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关心不多且有诸多限制,因此,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获得资金。目前只有基础行业内的大型国有企业发行了企业债券,基本上未向中小企业开放。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融资的成功案例,截至2002年底,仅有亚都、力帆两家企业成功发行债券融资,但资金数量都较少,远不能与国有企业相比。另外,我国对债券发行的管理存在着较大的计划色彩,并且我国的债券信用评级方面存在较差的可信度,特别是我国审批制度中存在着较大权力出租行为,所有这些因素都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债券融资。
民间资本支持力度不大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对策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