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实验室诊断副本详解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七十七页。
(优选)梅毒实验室诊断副本
第二页,共七十七页。
全国梅毒流行现状
第三页,共七十七页。
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
年
病例
抗原血清学试验
(非特异性梅毒抗体)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特异性梅毒抗体)
第二十三页,共七十七页。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原理(抗心磷脂抗体):
人体感染了梅毒螺旋体后,组织受到破坏,释放出来的一种类脂成分,与梅毒螺旋体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类脂质抗体(反应素)。
主要是IgM和IgG混合抗体。
第二十四页,共七十七页。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抗体产生时间
感染3周-4周,硬下疳出现1周-2周
一般在感染后5~7周(或硬下疳出现后2~3周)产生。(郭红亮 ,《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0期)
抗体作用
无保护作用,治疗监测。未经治疗的病人,其血清内的反应素可长期存在。经正规治疗后,反应素可以逐渐减少至转为阴性。
Q3:临床上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为什么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检测方法
第二十五页,共七十七页。
第二十六页,共七十七页。
原理和方法
反应原理
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凝集成网状沉淀颗粒被肉眼所见
抗原基本成分
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
方法包括: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不加热血清反应素(USR)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
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等。
第二十七页,共七十七页。
试验特点
原理和成分与试验相同
血清不需要灭活
不需要显微镜观测结果
可作定量试验
有现成的试剂盒携带方便
操作简单
价格便宜
第二十八页,共七十七页。
RPR/TRUST检测流程
试验前期准备
RPR仪(水平旋转仪器) 必须滴!!
试剂
50μl移液器、吸头
记号笔、废物缸
工作服
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
生物安全柜
第二十九页,共七十七页。
梅毒自动旋转仪
第三十页,共七十七页。
检测流程
操作步骤:
将检测试剂盒从冰箱中取出,室温放置30分钟。
测RPR自动旋转仪转速。
在RPR纸卡上编上相应的待检样本的编号。
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七页。
测速:100转/MIN (±2转)
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七页。
测旋转幅度:19mm
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七页。
检测流程(定性)
加样:
吸取50μl血清(浆)放在卡片圈中,并均匀地涂布在整个圈内。
加抗原:
将抗原轻轻摇匀,用试剂盒提供的针头加1滴抗原。
反应:
将卡片置梅毒自动旋转仪8分钟立即在亮光下观察结果。
第三十四页,共七十七页。
检测流程(定量)
稀释液准备:
在圈内加入50μl生理盐水(根据需要确定稀释度),勿将盐水涂开。
加样:
吸取50μl血清(浆)与各圈中盐水作系列稀释,并涂布满整个圈内。
重复定性试验后两步。
第三十五页,共七十七页。
第三十六页,共七十七页。
临床意义
早期梅毒(一期、二期)经足量规则抗梅毒治疗后3个月,VDRL试验抗体滴度下降2个稀释度,6个月下降4个稀释度。
一期梅毒1年后转为阴性
二期梅毒2年后转为阴性。
晚期梅毒治疗后血清滴度下降缓慢,2年后约50%病人血清反应仍为阳性。
第三十七页,共七十七页。
临床意义
早期梅毒硬下疳出现1周-2周后,血清可呈阳性。 【感染5~7周(或硬下疳出现后2~3周)】
经治疗后血清滴度可下降并阴性,故可作为疗效观察、判愈、复发或再感染的指征。
第三十八页,共七十七页。
假阳性问题
假阳性:非梅毒患者的血清反应呈阳性
①技术性假阳性
由于标本的保存不当(如细胞污染或溶血)、试剂质量差或过期、或实验室操作错误所造成。
②生物学假阳性
是由于患者有其他疾病或生理状态发生变化,使梅毒血清试验出现阳性
第三十九页,共七十七页。
急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的疾病
风疹
水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肝炎
上呼吸道感染
肺炎球菌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牛痘疹
第四十页,共七十七页。
慢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的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盘状红斑狼疮
结节性多动脉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桥本氏甲状腺炎
风湿性心脏病
干燥综合征
毒品瘾者
慢性肾炎
肝硬化
老年
麻风 (是唯一产生慢性生物学假阳性的感染性 疾病)
第四十一页,共七十七页。
妊娠的假阳性反应
这是一种生理情况下的生物学假阳性
%,滴度低。
第四
梅毒实验室诊断副本详解演示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