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嫂》阅读理解及答案参考
嫂子是村里娇小俊秀的妹子。我们弟妹几个和积劳成疾的爸妈
是一张沉重的铁犁,只哥哥一个人拖着。嫂子却看上了我哥,要嫁到 我们这个穷家来。村里人劝嫂子,说嫂子肯定会被拖累死的。
嫂子出嫁那天,她的哭嫁歌唱得又多《妈嫂》阅读理解及答案参考
嫂子是村里娇小俊秀的妹子。我们弟妹几个和积劳成疾的爸妈
是一张沉重的铁犁,只哥哥一个人拖着。嫂子却看上了我哥,要嫁到 我们这个穷家来。村里人劝嫂子,说嫂子肯定会被拖累死的。
嫂子出嫁那天,她的哭嫁歌唱得又多又好,亲戚大多都被嫂子 唱哭了。那时候二角钱一碗米粉,嫂子竟然挣了三十四元三角哭嫁利 市钱。村里的哭嫁女没谁能挣到嫂子的一半。
嫂子嫁来的第三天就是九月开学。两个姐姐读初中,二哥三哥 读小学。家里没钱也没值钱的东西,嫂子一分不留地拿出她的哭嫁钱, 又拿出陪嫁的几匹的确良蓝布,为我们几个一人缝制了一套新衣裳。 还差些钱不够,哥和嫂子就去担柴卖,我们几个也去,大大小小七个 人排成一长溜儿。好多人替嫂子流泪,她是才过门三天的媳妇呀!妈 妈哭哩,把嫂子搂在怀里,千言万语一句话:“我的宝宝哟。”
家乡湄河是一条养人的河。嫂子让我哥在河里捕鱼,她去用上 卖。清早晨雾未散,嫂子就在河边望我哥的竹排,夜里又挑一盏渔灯 坐排尾为我哥壮胆。每当捕到一只值钱的鳖或一条河鳗,一家人都要 高兴许久。嫂子出奇的倔强,明日分娩,今天还挑一担红薯苗上岭种 红薯。嫂子虽苦虽累,却没病,祖宗保佑我嫂子不会倒下。
没几年,多病的妈妈就去世了。村里有个习俗,在妈妈灵前焚 一根竹筷,竹筷倒向谁,妈就最疼谁。我们一齐围着竹筷跪,结果竹 筷旋了一圈儿后,倒向了嫂子。妈妈心里有杆秤,嫂子在妈妈心里的
分量比谁都重。 嫂子哭着向妈妈磕了无数个响头, 那是一份沉甸甸的 承诺。
冬去春来一晃 10 年, 姐姐和哥哥得益于嫂子也得益于苦难, 上
了中专、大学。嫂子的青春年华也为我们耗尽了。嫂子老了,我们长
大了。
我们不知怎样称呼我们的嫂子。村里所有的嫂子没有及我嫂子
的零头。嫂子像妈像姐,嫂子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融合在一起,永远
不可能分开。
姐姐从卫校毕业出来工作的那年,有一天,姐姐回来,一进家
门见嫂子的身影,就喊“妈——”嫂子回头看,姐姐才看清是嫂子。
姐又喊: “嫂——”在这一瞬间,积聚在姐心头多年的情感如决堤的
洪水倾泻而出,姐姐紧紧地搂住嫂子叫: “妈嫂——”姐姐一连叫了
几声“妈嫂”。姐姐说:“妈嫂我毕业了,我工作了,就有钱了,您
的苦日子也会到头了。”嫂子笑着哭了,说:“我知道的。”
现在我们一家是村里最幸福的一家。我们像敬重我们的父母一
样敬重我们的嫂子。 作为回报, 我们会使才三十多岁的嫂子不再受苦,
我们保证。
村里人现在才说嫂子有眼力。嫂子说:“那时,尽管很饿,但
他们是村里惟一不偷人家东西吃的一家人,他们的骨气贵哩!”
(选自《小小说选刊》)
“妈”、“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却为何以“妈嫂”
为题?
“嫂子却看上了我哥,要嫁到我们这个穷家来”,嫂子做出
这样的选择, 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她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什么代价?
仿照示例,概括文章中的情节,用以支撑下面对嫂子的几点
评价:
聪慧能干的嫂子:哭嫁歌唱得好,利市钱挣得多。
勤劳坚韧的嫂子:
淳朴
《妈嫂》阅读理解及答案参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