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青霉素合成新型头孢菌素中间体——GCLE的研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青霉素合成新型头孢菌素中间体——GCLE的研究
GCLE的研究及意义
GCLE,即7-苯乙酰胺-3-氯甲基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分子式为C24H23ClN2O5,相对分子质量为486.5,是继7-氨基头孢烷酸(7ACA)和7-氨基十
青霉素合成新型头孢菌素中间体——GCLE的研究
GCLE的研究及意义
GCLE,即7-苯乙酰胺-3-氯甲基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分子式为C24H23ClN2O5,相对分子质量为486.5,是继7-氨基头孢烷酸(7ACA)和7-氨基十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之后合成头孢菌素药物的又一主要中间体,三者被称为头孢菌素三大母核。
以7-ACA为中间体修饰C3-位及C4-位侧链进行各种头孢菌素的合成,因其价格昂贵,限制了以其为中间体的头孢菌素的生产。
7-ADCA的C3位的甲基难再进行化学修饰,限制了功能团的引入。
GCLE的C3-位氯甲基基团(C3-CH2Cl)具有化学活泼性,活化了许多C3-位的取代反应,从该关键中间体可以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方便地制取各种类型的新半合成头孢菌素。GCLE不但可直接与各种杂原子取代基缩合,生成3—位为杂原子取代的甲基类头孢菌素,可以通过Wittig反应获得3位为烯烃、炔烃类取代基的衍生物,而且还可以替代头孢菌素C和7-ACA来生产下游产品。
综上所述, GCLE与7-ACA和7-ADCA相比,不仅实现了C3-位的功能改造,而且是以廉价的青霉素为原料,通过化学转化得到了抗菌谱更广,对β-内酰胺酶更稳定的头孢菌素中间体。
合成GCLE技术
合成GCLE的关键是青霉素扩环和卤化过程,卤化过程可在扩环过程中进行,也可在闭环后完成,还可通过还原后的3-环外双键化合物直接卤化得到。
闭环前卤化
采用硫代亚磺酸酯为亚磺酸捕捉剂,对位于亚磺酸捕捉体的侧链3-甲基-3-丁烯酸的烯丙位进行卤化,卤化试剂为电解含有硫酸的饱和NaCI溶液所产生的Cl2、HOCl、Cl2O等烯型活性氯化剂,最后用氨水闭环,得到所需的3-氯甲基-△3—头孢烯酸。
其简易工艺流程如下:
闭环后卤化
由3-去乙酰氧基头孢(7-ADCA)出发直接丙位溴化,虽易进行,但卤化后将生成的△ —烯而失去药效,因此必须将△ —烯进一步氧化成△3—烯,再还原得到3-卤代甲基头孢。因此,闭环后卤化常用的方法是先将3-甲基头孢菌素氧化,再通过光溴化得到3-溴甲基亚砜体,然后经过还原得到目标化合物。但收率只有55% —61%。当R1基团为苯乙酰氨基时,也会生成一半的苄基溴化的副产物。
综合原有的GCLE合成路线,以青霉素G为起始原料,采用改进的Kukolja扩环法,先扩环生成3--环外双键化合物后,再以氯化亚砜为卤化剂直接得到3--卤代甲基头孢烷酯,这是一条较新的以3-环外亚甲基头孢衍生物
为原料合成GCLE的方法。
合成工艺流程如下:
前景
我国青霉素产量较大,生产成本较低,除了出口及国内临床使用外,尚有较多余量,因而将廉价的青霉素G经化学转化制取各类头孢菌素是符合国情的。
如果将部分青霉素转化为头孢菌素中间体及原药,不仅可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而且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可以预见,随着国内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品结构的不断更新,以及GCLE本身的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类新产品所需的重要原料GCLE也将会有广阔的市场。
结论
总之,GCLE是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中间体,它的出现给青霉素工业盐开辟了新的时代,又由于它的起始原料是廉价的青霉素,
因此积极开发GCLE是当前抗生素工业的热
点之一,这对我国民族医药工业的发展意义
重大。
感谢您的关注

青霉素合成新型头孢菌素中间体——GCLE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落意
  • 文件大小1.09 MB
  • 时间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