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走吧》赏析.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走吧,落叶吹进深谷,歌声却没有归宿。
走吧,冰上的月光,已从河面上溢出。
走吧,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心敲击暮色的鼓。
走吧,我们没有失去的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走吧,路啊路,飘满了红罂粟。
———《走吧》北岛
一直以来,这走吧,落叶吹进深谷,歌声却没有归宿。
走吧,冰上的月光,已从河面上溢出。
走吧,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心敲击暮色的鼓。
走吧,我们没有失去的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走吧,路啊路,飘满了红罂粟。
———《走吧》北岛
一直以来,这首小诗就是我的座右铭。我不敢说当时能读懂它。时至今日,也未必。只是朦胧地感觉它是我生命的缩影———一路荆棘、跌跌撞撞、迂回曲折,但它给了我正视苦难的勇气和战胜苦难的信心。
有位哲人曾给苦难作了一个贴切的诠释———那种造成了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也有人说:苦难是一所学校,人们通过这所学校所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
我看,苦难的神秘性也在于它的不可共享性———一百个哈姆雷特有一百种心情一千种姿势一万种感悟。对个体而言,他人身上的伤口,永远不及自己身上的来得那么真切,特别是那种刻骨铭心的伤痛,本身就是言语无法形容的,岂能奢望他人的“感同身受”。经验表明,我也大可不必在此絮絮叨叨,刻意迎合众人的悲悯之心,宛如“落叶吹进深谷,歌声却没有归宿。”
但是,既然苦难不可共享,那么对承受者而言,它的作用效果必将深深地镌刻在各自的大脑皮层,就像一座经历过八级地震的城市,虽然在废墟上可以建立新的房屋,开始新的生活,但内心有一些东西已经永远地沉淀下来。这里套用一个哲学概念———“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真的,有许多人许多事,发生了就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了,恰似“冰上的月光,已从河面上溢出”。
这样看来,如何认识苦难、理解苦难,乃至尽早超越苦难,这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它允许“补考”,亦可“重修”,但决不能随意“挂科”!
眼下,不少人把苦难与痛苦混为一谈,二者应该有本质的区别。一般说来,苦难的程度要深得多。如果说痛苦是对挫折的“第一反应”,那么苦难则是“终极关切”———痛入骨髓,并把这种内涵扩展到对生命意义的直接叩问。一般情况下,我们的灵魂是处于“休眠状态”,一旦我们遭遇苦难时,它就必将开始“复苏”。因为苦难沉重打击了我们对生命意义的信心,撼动了信仰的根基,从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给人一种强烈的“危机感”,正如“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心敲击暮色的鼓。”
再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周围,这样对某些苦难可能就有新的认识。比如学习上的忍辱负重、生活中的扑朔迷离、人生道路上的风雨泥泞、灵魂深处的困顿迷茫等等。
在今天看来,这种苦难恰是我们人格的试金石,它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内在尊严。不必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也不必说“凄凄惨惨戚戚”,单就常见的“情感快餐”来看,君不见,同为失恋,有的人因此自暴自弃、萎靡不振,甚至拿生命去陪葬;但也有人却以自尊为帆、苦难为桨,奋力划向自己的理想王国,并没为了一棵树木而放弃整片森林———“走吧,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毋庸讳言,在苦难面前,人格的巨大差异展露得淋漓尽致。
或许有人会说,事物是发展的,人格也不可能一成不变。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
和阅历的积累,它会逐步趋于完善。但在这个过程中,苦难的催化剂作用不可低估。那种无论遭遇怎样

《走吧》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s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