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阿米巴医学微生物学
第一页,共三十二页。
概 述
全球分布,病人5千万
全世界年死亡4-10万人
寄生结肠,引起肠内、外阿米巴病
第二页,共三十二页。
生活史期形态 (1)
滋养体期 (tro(优选)阿米巴医学微生物学
第一页,共三十二页。
概 述
全球分布,病人5千万
全世界年死亡4-10万人
寄生结肠,引起肠内、外阿米巴病
第二页,共三十二页。
生活史期形态 (1)
滋养体期 (trophozoite)
20-40m,运动活泼
内外质明显,内含红细胞
组织寄生
第三页,共三十二页。
生活史期形态 (2)
包囊期(cyst)
未成熟包囊:单核或双核,
常可见拟染色体
成熟包囊: 四核包囊
第四页,共三十二页。
成熟包囊
第五页,共三十二页。
第六页,共三十二页。
第七页,共三十二页。
第八页,共三十二页。
Cyst of and
第九页,共三十二页。
结肠内阿米巴(共栖)
滋养体:20~50m,活动迟缓;内外质
不分明,内含细菌、淀粉粒等
包囊: 10~30m ,内含4~8核
第十页,共三十二页。
第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第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第十三页,共三十二页。
生活史(人际传播型)
包囊滋养体包囊
感染期:四核包囊(口入)
致病:滋养体(结,盲肠)
排离阶段:包囊、滋养体
第十四页,共三十二页。
滋养体播散
肝(肝门静脉)
肺(横膈胸腔)
脑(血行脑静脉)
第十五页,共三十二页。
阿米巴致病因素
种株毒力
细菌的协同作用
宿主状态
第十六页,共三十二页。
阿米巴侵袭力
接触性杀伤机制
粘附-识别
杀伤-酶溶,细胞毒,胞噬
溶噬-粒细胞触溶释放NO破坏
第十七页,共三十二页。
病 变
部位:回盲部、结肠粘膜
典型病灶:肠粘膜烧瓶样溃疡
继发病灶:肠外阿米巴脓肿
第十八页,共三十二页。
第十九页,共三十二页。
临床类型
肠阿米巴病: 阿米巴痢疾,肠炎
肠外阿米巴病: 肝、肺、脑脓肿
皮肤阿米巴病
第二十页,共三十二页。
Amoebic dysentery (macroscopic appearance of stool)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Amoebic liver abscess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An Entamoeba histolytic-infected liver
has many yellow abscesses on a hyperemic background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二页。
Amoebic brain abscess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二页。
阿米巴感染的免疫特点
细胞免疫起重要作用
细胞因子参与:IFN M
超氧化物杀伤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二页。
阿米巴的实验室查诊(1)
病原学检查
粪便直接涂片:急性期查滋养体; 标本要求:鲜温洁
直接涂片碘染色法:查包囊
包囊浓集法
其它:直肠镜活组织检查 肝穿刺或B超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二页。
阿米巴的实验室查诊(2)
免疫学诊断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二页。
迪斯帕内阿米巴
形态与溶组织内阿米巴无法区别
非致病种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二页。
阿米巴的流行
主要分布:热带,亚热带
传染源:主要为带虫者,每天排包囊约3亿
传播途径:水,食物,昆虫媒介
(包囊抵抗能力强)
易感者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二页。
防治原则
治疗病人及带虫者
甲硝唑 :主要杀组织内阿米巴
糠酸二氯尼特:主要杀肠腔内阿米巴
水源及粪便管理(兼顾虫媒防治)
卫生宣教:个人卫生
第三十页,共三十二页。
致病自生生活阿米巴
耐格里属阿米巴
Naegleria fowleri
棘阿米巴属阿米巴
Acanthamoeba spp.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生活史与形态(1)
耐格里属 棘阿米属
滋养体 长型可形成 棘状伪足
双鞭毛型
包 囊 圆形 类圆形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阿米巴医学微生物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