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产业现状及产业转型路径选择
阳泉市产业现状及产业转型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阳泉市作为中部地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因煤而兴、问题因煤而生。对资源的依赖形成了一煤独大的畸形产业结构,带来了发展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不高、抵御经济波动能力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无论从长远发展还是应对当前严峻煤炭形势的考虑,阳泉市推进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阳泉市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1、以煤炭为主导,支柱产业单一
2012年末,∶∶,其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经济运行中起着领军作用。从工业内部看,:,工业经济以煤炭行业的发展和拉动为主,%,其他工业行业增加值占比均不达5%,形成了“煤炭主导工业,工业主导经济”的单极的产业结构。
2、资源进入枯竭期,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在发展过程中,各类经济要素的投入重点始终集中在资源型支柱产业和专业化生产部门,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衡,支柱产业严重单一化,而且产业结构初级、缺乏弹性和应变能力。阳泉市煤炭开采历史已近百年,累计产煤近20亿吨,生产能力已基本没有再增长的可能。阳煤集团可能还能开采40年,绝大多数地方煤矿就10到15年就彻底枯竭了。
3、历史包袱沉重,城市建设欠帐较多
一是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随着大批煤矿陆续因资源枯竭而报废关闭,大量的采煤工人需要转移到其他产业就业。2001—,预计到2015年,还将造成6万人下岗。二是社会保障难度大。,,。此外,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及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欠账还很多。三是城市建设欠帐多。由于长期坚持“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阳泉市城市基础建设严重滞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文化场馆面积等指标低于全的40%以上。
4、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系统脆弱
一是煤炭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同时,矿井废水排放又污染了地表水,地表水下渗污染了地下水,形成了恶性循环,是山西省水质最差的城市之一。二是煤炭在开采、堆放、运输、使用的过程中,对大气环境产生严重污染。阳泉是山西省空气最差的城市之一。同时伴随煤炭开采产生了大量的煤矸石。,年新增矸石1000万吨以上。每年矸石自燃量为70万吨,排放二氧化硫高达2万吨,。三是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长期的煤炭开采造成采空区面积有350平方公里,%,,每年新增的塌陷区面积约5 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68%。
5、发展内在动力不足,产业转型步履维艰
长期以能源、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发展形态,造就了阳泉“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资源型工业多,加工型工业少;高耗能企业多,高科技企业少”的煤炭资源型经济格局。现有市营非煤企业,全面萎缩,许多企业靠政府财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阳泉市产业现状及产业转型路径选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