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敛肺止咳之九仙散和止嗽散.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医方剂学》学:敛肺止咳之九仙散和止嗽散
一般把九仙散它当Ⅲ类方。 不少的专家认为临床像九仙散这类对
敛肺只能作为一种治法,辅助治法用在里面。作为咳来讲,纯虚这种
《中医方剂学》学:敛肺止咳之九仙散和止嗽散
一般把九仙散它当Ⅲ类方。 不少的专家认为临床像九仙散这类对
敛肺只能作为一种治法,辅助治法用在里面。作为咳来讲,纯虚这种
咳嗽很少,往往兼夹外邪。或者兼外邪,或者有病理产物,尽量地不
用敛肺这种方法。所以都有止嗽散代表一种治法,放在Ⅲ类方,以收
敛肺气止咳为主的一种治法。
一、九仙散
九仙散中罂粟君, 五味乌梅共为臣, 参胶款桑贝桔梗,敛肺止
咳益气阴。
组成:人参、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 各
一两 [ 各 10g] 贝母 半两 [5g] 罂粟壳 八两,去顶,蜜炒
黄 [15g] 。
功用: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主治:久咳肺虚证。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粘,脉
虚数。
本方出自《医学正传》。
二、止嗽散
止嗽散为心悟方, 白前百部桔甘襄,陈皮紫菀配荆芥,统治诸般
咳嗽良。
组成:桔梗(炒), 荆芥, 紫菀(蒸), 百部(蒸), 白
前(蒸),各 1kg(各二斤); 甘草(炒) 375g(十二两); 陈
皮(水洗去白) 500g(一斤)。
功用: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
舌苔薄白,脉浮缓。
本方是程钟龄所创订的一张经验方, 对于多种咳嗽都有良效。 方
中桔梗苦辛微温,能宣通肺气,泻火散寒,治痰壅喘促,鼻塞咽痛。
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散风湿,清头目,利咽喉,善治伤风头痛
咳嗽。紫菀辛温润肺, 苦温下气,补虚调中,消痰止渴,治寒热结气,
咳逆上气。百部甘苦微温,能润肺,治肺热咳呛。白前辛甘微寒,长
于下痰止嗽,治肺气盛实之咳嗽。陈皮调中快膈,导滞消痰。甘草炒
用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所以 - 程氏说:“本方温润和平,不
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
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 ! ”但阴虚肺燥之虚损咳嗽,则非其所宜,
这在临症时须加辨别。
固涩剂概述
从固涩剂的定义来看, 它和补益剂不同, 固摄剂很多都和补益药
物相结合的,所以都是以虚证为主,都偏于虚证。那固涩剂和补益剂
有什么区别呢?首先固涩剂药物的使用是以固涩药为主的, 在方里或
者有些药既能补益又能固涩, 或者有些药就是固涩为主, 以这个为主
的,这是第一个和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敛肺止咳之九仙散和止嗽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爱的奉献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2-05-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