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孩子的快乐天性不可受到恐吓的抹杀.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妈妈说:“下次你再自己跑掉,坏人就会把你拐走,他再也回不了家、见不到妈
妈了。”听到这句话,孩子内心惶恐不已。孩子的反应告诉妈妈,他再也不用担心孩
子自个儿跑出去了。但是,这位妈妈这样处理问题,似乎有点过分了。真孩子们可能面对的危险过于敏感。几辈以前,孩子死于致命
疾病的几率并不像今天这样小;人们更为经常地面对各种威胁。但是在八十年代以后,这些
威胁似乎变小了。再往后,就是2001 年的“9·11”事件。“世贸中
心袭击事件尤其经典地代表了这一代父母的看法:相对于这危险的世界,人类太脆弱了。
”
面对全球性的威胁,父母们感到无助,于是试图减小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孩子所可能遇
到的威胁,比如绑架或其他儿童犯罪事件。而现在社区关系的淡化,更加重了他们的担忧。
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流动性的增大,与我们比邻的常常是陌生人,或者我们不断建立的是与
陌生人的邻里关系。而生活的忙碌,更使我们几乎不可能去了解社区中的每个人。
然而,给父母们背负上如此过分焦虑的第一大祸首,并不是人与人关系的疏远或一件件
骇人听闻的事件,而是——电视新闻。它通过将遥远的地方偶尔发生的危险事
件传播给人们,让人造成一种事件就在自己身边的感觉。专家说:“父母对孩子的安
危担惊受怕,主要是他们看电视新闻太多了。”
真正的危险何在?
两年前,美国有个孩子被拐骗失踪,电视上经常放有关的新闻。结果,很多美国妈妈便
十分担心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拐跑。但是,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多年中,美国被陌生人拐
走的孩子只有 100 多个,其中还包括了滞留一晚又被找回来的孩子。孩子被拐走的确不幸,
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遇到这样的不幸。孩子被拐骗,在一些情况下,会受到性攻击,而且这样的情况比例很高。在美国, 万件此类事件发生,而大多数受害者是十几岁
的孩子。事实表明,十几岁的孩子比幼儿面临更多的危险,父母必须增强让孩子树立安全纪
律观念的意识。
专家说,对于恐怖事件,由于发生几率基本跟中彩票的几率差不多,父母们根本不必而
为此过分伤神。
大人在焦虑,孩子们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承受着来自精神和肉体的压力——依赖性、晚上害
怕、头痛、胃疼……有的时候,孩子们还会将这些压力转化为施暴。但是,羸弱
和攻击性不是必然相关的。孩子们需要基本的安全感,这样他们才能全神贯注地去探索自己
的世界。否则,当孩子处于不熟悉的环境时就会主动选择回避,比如新到一所学校、参加新
工作的面试、会见陌生人等等。孩子还会失去判断和识别真正危险、风险的能力,而这是他
们自我保护的根本法宝。
要教育孩子保持警惕,但不是毫无区分地怀疑一切。随着孩子越长越大,父母对孩子的
看护也应担负起越来越大的责任。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让父母们真正感到塌实。具体要担起
多少责任,与孩子的成熟程度有关,但也有一些可以参考的意见。
保护孩子,你能做些什么?
保持平静。最好让孩子不要被你的焦虑打扰

孩子的快乐天性不可受到恐吓的抹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sheng191
  • 文件大小136 KB
  • 时间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