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探讨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 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探讨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传统治疗,试验组35例采用传统治疗+丙种球蛋白,评定两组结果。结果 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湿啰音、第一心音减弱、胸痛、发热等,经过不同治疗后,%(32/35),%(23/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试验组肌钙蛋白、心肌酶水平比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 给予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传统治疗+丙种球蛋白,可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学习。
【关键词】急性重症心肌炎;临床特征;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
本文将我院收治68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作为对象,探讨了不同疗法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35例,女15例(%),男20例(%),年龄22~59岁,平均(±)岁,病程1~12天,平均(±)天;对照组33例,女14例(%),男19例(%),年龄22~60岁,平均(±)岁,病程1~13天,平均(±)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患者均伴有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病发21天出现病毒性感染,心肌酶谱水平升高,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收缩功能减弱。(2)排除标准:冠心病患者;药敏史患者;心律失常患者。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治疗,于患者进入医院后,叮嘱卧床休息,检测血压、心电等指标,给予吸氧、抗病毒治疗、心肌营养、对症治疗等。试验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19994004),~ mL,成人每次注射3 mL,每2周注射1次,时间按患者情况而定。
疗效判定标准
(1)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2)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标准:症状消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得以纠正,表明疾病控制;症状改善,杂音减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得以纠正,表明疾病好转;症状未變化,或病情恶化,表明疾病治疗无效。(3)统计两组患者肌钙蛋白、心肌酶的变化情况。(4)用SF-36量表统计量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统计
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