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亚洲和欧洲
外国语实验学校教师备课用纸
(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 主备人: 徐效洲 总课时: ( 1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亚洲和欧洲
外国语实验学校教师备课用纸
(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 主备人: 徐效洲 总课时: ( 1 )
课 题
亚洲和欧洲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说出亚洲和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能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欧洲地形的特点。
,培养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亚洲和欧洲的位置、地形
教 具
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挂图、亚欧两洲的空白地形投影图
准 备
教 学 过 程
教法提要
学法指导
关键点拨
一
导 入
示 标
2分钟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欧洲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大洲,学生对了解比较多,让学生说出他们所了解的亚洲和欧洲各方面的知识。
2.指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学习本节的主要内容——亚洲的位置(包括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板书:一、亚洲的位置)
“说一说”,让学生说出他们所了解的亚洲和欧洲各方面的知识。
各组学生参照地图画出一幅包括亚洲简图。要画出三条线:、、0o的位置。标出濒临的海洋。
分组讨论
学生:故事中的这个旅行者为什么多计算了一天?提出疑问,展开讨论。
讨论得出亚洲地形的第二个特征: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在《亚洲地形图》中找出相关的地理事物
到亚洲空白地形图上粘贴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地形崎岖,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二
疑 点
探 究
3指导学生分析位置应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入手,让学生分析说出亚洲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加深对位置这部分知识的了解:
20分钟
根据纬度位置判断亚洲所跨温度带。
②根据经纬度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
③根据地图说出亚洲和欧洲、亚洲和非洲、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
4.教师小结: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进行分析。
(板书: )
5.根据学习亚洲位置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自己分析欧洲的位置。
(板书:)
时区和日界线是本节的难点
从《环球八十天》故事入手。
(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产生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第二步教师利用《世界时区》挂图详细讲解时区和日界线的变化规律。
第三步指导学生画表示时区和日界线的数轴,并会利用数轴计算不同时区的区时。
(板书:三、时区、区时、日界线)
7.采取小组竞赛的方法,完成教材第4页活动的第2题,要对竞赛的过程和结果做出鼓励性的评价。
(板书:四、亚洲的地形)
8.学生阅读P2页的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到亚洲境内分布范围最广的颜色,根据高度表,判断出亚洲境内分布范围最广的地形类型是海拔超过1000米的高原山地。
然后分析P6页活动第一题,了解到亚洲是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而且还拥有世界最高峰和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9以游戏的方式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
游戏过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
游戏:让学生把相关的地理事物,用标牌粘到《亚洲空白地形图》相应的位置。
指导学生小结学习大洲的地形特点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板书:五、欧洲地形特点)
三
拓 展
延 伸
教师出示《亚洲地形图》,让学生分析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的特点和成因。让学生找到这些群岛并说明这些群岛的特点。
(结合上学期已学的知识来分析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完成知识的迁移和深化。)
5分钟
四
检 测
反 馈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亚洲地形的其他特征。
①亚洲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哪里?
10分钟
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
亚洲地势有何特征?通过提问总结出亚洲地势的特征:中间高,四周低。
五
学 法
总 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了解亚洲和欧洲,掌握了学习一个大洲的自然地理概况的基本过程,如何确定一个大洲的位置?如何说明一个大洲的地形特
亚洲和欧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