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泸州白塔导游词.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泸州白塔导游词
泸州白塔导游词1
  泸州白塔又名报恩塔,位于泸州中心城区报恩塔文化广场,与泸州老窖池相距500米,四川省文物爱护单位。
  白塔又叫报恩塔,,呈八方形,每边长4米,七层、双檐,座西向东而立,造型古朴美泸州白塔导游词
泸州白塔导游词1
  泸州白塔又名报恩塔,位于泸州中心城区报恩塔文化广场,与泸州老窖池相距500米,四川省文物爱护单位。
  白塔又叫报恩塔,,呈八方形,每边长4米,七层、双檐,座西向东而立,造型古朴美丽,结构协调自然,塔外檐下砖砌斗拱,饰有瑞兽、琴书等涂雕,塔内共有八十二龛三百六十余尊石刻造像,分别为佛教、民间中的传闻故事,雕塑精密细腻,颇其南宋秀丽工致风格,外面全部呈白色,故此又名为"泸州白塔"。
  此"报恩塔"始建于南宋。相传,当时的泸州安抚使冯楫在自己的寿宴之日,有幸识得了流散多年的瞎母,冯楫当即焚香祷告,跪舔母目,终始母眼重明,冯楫遂建此塔以感恩。千百年来"报恩塔"的故事在泸州流传极广,并深情赞美了知恩、感恩、报恩这一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也深深影响了泸州人的道德情操。明弘治年、清光绪四年及1983--1985年修理过,至今保存完好。
  该塔耸立城中,在过去数十里便可遥见,塔顶以水晶念珠一串、金碗四枚填以七珍八宝其内,顶之四叶以铁索击真顶,每值旭日东升即放霞彩,光线万丈,盖珠光矣,古代《泸州八景》中谓之"白塔朝霞"。
  千百年来"报恩塔"的故事在泸州流传极广,并深情赞美了知恩、感恩、报恩这一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也深深影响了泸州人的道德情操。知恩,顾名思义,就是要知道恩情。知遇之恩、哺育之恩、授艺之恩、老师之恩……,可谓恩情融入人世甚广啊……;感恩其本意是要信徒感谢主(上帝)的和善与宽容,感谢兄弟姐们的帮助与支持。牛津字典将其定义为"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谢呈现出来回馈他人"。我们中国人自己将其表达更加生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报恩也就是用实际行动和其他各种方式予以回报。
泸州白塔导游词2
  泸州白塔又名报恩塔,位于泸州中心城区报恩塔文化广场,与泸州老窖池相距500米,四川省文物爱护单位。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塔坐西向东,砖石结构,双檐七级楼阁式,通高33。20米。塔顶有覆盆,塔刹为铜铸宝顶,塔身呈八边形,107级踏道经塔心回旋至顶,塔内90龛深浮雕石刻造像,人物线条流畅,活灵活现。该塔耸立城中,在过去数十里便可遥见,塔顶以水晶念珠一串、金碗四枚填以七珍八宝其内,顶之四叶以铁索击真顶,每值旭日东升即放霞彩,光线万丈,盖珠光矣,古代泸州八景中谓之"白塔朝霞"。
  民国《泸县志》载:“泸州安抚使冯楫,幼年丧父离母,及长,官居于泸。旦日,在乞食群丐中寻得老母,遂建塔以报母恩,故名报恩塔。明朝弘治十四年(1501)以来,报恩塔已经验8次保养修理。
  现四周已撤迁不宜建筑,亮出塔身,在塔基四周划出8。1亩永久建设限制地带,于1999年建成21000平方米的`报恩塔文化广场,成为泸州新的城市景观。如今晚上许多人在白塔广场看喷泉。
泸州白塔导游词3
  泸州白塔位於泸市的商业中心:东邻成都人民商场(泸州分部),西邻重庆百货(泸州分部)和久盛百货,再往西不足500米就是国窖窖池,南边不远处就是长江,北有汇通和摩尔商业大厦。白塔四周还有灯光喷

泸州白塔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h思密达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