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审计质量限制比较与启示
2006年10月29日至11月19日,我参与了审计署审计质量限制培训班,赴德国进展了为价审计对象有重要影响的问题。审计人员应刚好向审计处长通报所发觉的重要问题以及要偏离审计方案的迹象,由合议小组对根本性偏离审计方案的状况做出确定。假如现场审计时了解到被审计单位有违法嫌疑行为,审计人员要刚好通知审计处长,由合议小组确定下一步应采纳的措施。在技术性特殊强的工程中,审计机关会雇佣外部专家,鉴定某些审计工程中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幸免因审计人员专业学问缺乏而造成的判定误差及审计质量问题。虽然审计方案具有必须的指导性,但详细的审计工作仍旧要大力依靠审计人员的经历、素养和缔造性。 3.审计报告阶段的质量限制,大力运用权力制衡的决策机制和公开透亮的信息发布机制等手段。审计报告阶段的质量限制,是整个审计过程质量限制的核心。现场审计完毕后,通过与被审计单位反复磋商,尽可能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达成共识后完成审计报告草案。当审计小组与被审计单位看法分歧难以弥补时,由审计机关的决策小组来确定分歧的内容是否写入审计报告和年度审计报告。写入年度审计报告的标准一般是:被审计单位已经修改的可以不写入年度审计报告,不予修改的、或即使修改但问题比拟紧要的要写入年度审计报告。要求审计报告的用词必需特别准确,不能引起歧义和人们的误会。年度审计报告完成后,审计机关的决策小组将其提交给同级议会两院,并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互联网等方式公开年度审计报告的内容。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的分歧始终可以保存到最终,由社会公众和议会做出最终裁决。议会中的财政委员会或经济委员会对审计报告进展审议,政府和有关单位也应当作相应表态,议会应当将审议后的审计报告和政府的反应看法公诸于众,这样,审计报告的效力就通过社会公众和议会传递给政府及相关单位,从而到达限制审计质量的目的。 三、德国国家审计质量限制的途径 培训期间,通过专家的讲授,我们初步了解到德国国家审计质量限制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内部管理限制和外部监视。 1.内部管理限制。从德国审计质量限制的全过程来看,既包括了打算打算、现场审计、报告公布等三个环节的审计工程质量限制,也包括对审计人员、审计组、业务部门和决策机构在内的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内部管理限制。 第一,对审计人员的管理与限制是德国审计质量限制得以胜利实施的一个重要缘由。德国审计机关拥有一支高素养的审计队伍,其主要作法是:录用时必需要求是大学本科毕业或以上学历,年龄在35岁以上而且必需有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并通过国家有关资格考试;录用后还必需在行政学院有针对性的培训一年,全部审计人员每年要按规定参与一个月的后续教育,以不断更新学问。通过对人员录用的严格选择和完善的后续教育,其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为审计质量限制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其次,审计法律法规中对审计实施的各个环节有明确、详细的规定,可操作性强,为审计工作质量限制供应了依据。如,《联邦审计院审计条例》对审计打算、审计的打算与实施、审计结果的处理、报告与询问等环节都做出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甚至连审计通知书如何写、应当发给哪些部门、什么状况下不发通知书都在法规中有明确规定。又如,《联邦审计院工作守那么》明确规定了组织机构各层次人员的权力和责任,各决策层的决策范围,并对决策会的会议记录如何形成、会签程序都有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而保证了程序的执行和监视,为质量限制工作供应了依据。同时,各州审计院都制订了操作性很强的审计标准,审计标准解决了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审计人员严格按审计标准规定的程序和内容进展审计,也为审计质量限制供应了依据。 第三,责任明确,程序简便,能够有效地将审计质量限制任务落实到人。在实施审计业务时,要求必需由审计业务到处长、审计组长和审计人员共同制定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审计方案,并在工作中设有专人负责跟踪检查工作流程,依据实际状况适时做出调整;同时,德国审计机关还明确规定了处长、审计组长、审计人员不同的权限、责任,由于质量限制程序较为简洁,能够有效地将责任落实到人,这些都有助于对审计全过程和各个层次人员的工作质量进展有效限制。 第四,经常性的和被审计单位交换看法,能够有效地限制审计风险。主要表此时此刻三个方面,一是审计〔处〕组领导要和被审单位领导经常性的就审计的状况和问题交换看法、沟通看法,以幸免审计可能出现的误差或者相识判定上的错误;二是在审计完毕时交换看法,尽可能对审计查出地问题达成共识,并要求被审计单位表态;三是在审计查出问题被写入年度审计报告向议会递交之前再一次交换看法,做进一步沟通和沟通。
中德审计质量限制比较与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