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我上学了单元目标: 1 .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 2 .熟悉学校环境,能尝试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一些问题。 3 .初步认识并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 4. 渗透法律教育, 增强法律意识. 设计构想: 儿童刚入小学, 对学校这个陌生的环境、对小学生这样陌生的角色既充满新鲜与好奇, 也不免有—些担忧、不安甚至惶恐。如何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地学习, —直是老师们努力探索的内容。设计“我上学了”这一单元,旨在配合小学的入学教育, 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 使其学会愉快地与老师和同学交往,并学习遵守学校的规则与纪律。为此,本单元共安排 5 个主题,每个主题完成不同的任务。主题一: 我背上了新书包, 重在让学生感受角色的变化以及对生活的憧憬。主题二: 我们的校园, 重在让儿童熟悉校园环境, 克服对新环境的陌生感,逐步适应在新环境下的新生活。主题三: 新朋友新伙伴, 主要通过一系列活动, 让儿童对新老师和新同学有进一步的认识,消除由于人际环境陌生带来的紧张与不适。主题四: 校园铃声, 主要以铃声为切入点, 止学生懂得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主题五: 平安回家, 主要通过儿童回家路上遇到的几种可能性, 帮助儿童树立安全、自卫及遵守规则的意识。授课时数: 12节主题一我背上了新书包主题目标: 1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2. 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3 .表现对小学生生活的美好憧憬。课前: 1 .教师准备入学通知单、某学生幼儿园毕业照片各一张、彩笔、图画纸。 2 .每个学生准备生活照片一张,玩具一个。课中: 活动一回忆开学第一天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 1 .说说你在开学那天,是谁把你送到学校的? 当时是什么心情? 2 .上学了,爸爸妈妈或家里的其他人对自己说了什么? 3 .你看到了什么’学校的老师、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欢迎你的? 注意事项: 到小学学习, 多数儿童能感受到成长的喜悦, 但也有一些同学对新环境有陌生感,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紧张与焦虑。对有这些情绪的同学, 老师要注意多鼓励他们,并设法消除其紧张和焦虑。活动二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 1 .讲讲自己在幼儿园或上学前在家生活的故事,比一比上学前的生活与现在有什么不同。 2 .翻开自己的新书包、拿出文具盒、新课本等,比比现在的用品和幼儿园的用品有什么不同。 3 .看看教室里的教学设备,摸摸自己的课桌椅,体会自己使用的物品与以前有什么不同。活动三我的愿望 1 .指导学生阅读第 8 页图,分析图中儿童的想法与愿望。 2 .通过提示性指导,如告诉学生自己刚上小学时的想法和愿望,启发学生想想自己的愿望是什么。 3 .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愿望与大家分享。 4 .把自己的美好愿望画出来贴在教室里,大家互相欣赏。课后: 主题二我们的校园主题目标: 1 .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2 .了解学校中与自己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设施、设备等。 3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校园探密活动。课前: 1 .事先设计好参观线路。 2 .课前与有关部门协调好参观时间。课中: 活动一校园探密教师带领“探密小分队”的成员实地参观校园环境及设施。 1 .引导学生发现校园中有不同的场所,如“上课”的场所、“下课”活动的场所、集体聚会的场所等。 2 .请有关部门( 如图书室等) 的教职员向学生介绍相关设施应如何使用。 3. 引导学生实地认一认学校的男女厕所, 说说上厕所应注意的事项。 4 .启发学生发现校园里哪些地方可以随便进入,哪些地方不可以随便进入,哪些地方不可攀爬。活动二画校园 1 .请学生把参观中印象最深的地方,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画的内容一步增进学生对学校的认识。活动三认识我们的教室 1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教室组讨论说说教室里的物品及作用。 2 .带领全班学生到教室门口,认识本班的班级牌,并看看相邻班级的班级牌。体会班级牌的作用。 3 .让学生找一找,除了本班所在的教室外,还有哪些教室也是自己学习的地方? 活动四配对游戏 1. 根据学校情况, 教师在小纸条上分别写上或画上校园的各种设施。 2. 教师在小纸条上用简笔画形式创设与校园设施使用相对应的情境。 3 .将小纸条分发给学生,每人一张。 4 .由一名学生起来介绍他纸条上的内容。 5 .与情景或设施相对应的学生站起来配对,并说明理由。 6 .集体评议。活动五模拟活动:你会怎么办? 1. 根据课本第 13 页的内容,将班上学生分成若 4 个小组,进行模拟活动。学生:喝水到哪里? 学生:作业本送到哪里去? 学生:受伤了怎么办了学生:厕所在哪里?2 .让学生结合成组,分别完成一项任务。回来后,向大家谈谈完成
第一单元我上学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