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型”财会人员综合能力培养课程教学设计
“管理型”财会人员综合能力培养课程教学设计
摘要:当前我国传统的“做账型”财会人才已经相对过剩,而能协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有效经营管理决策的“管理型”人才却处于奇缺状态。针对灵活多变的管理环境,塑造更具创新能力的新型“管理型”会计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本文阐述了管理型财会人员综合能力培养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学设计思路。
关键词:"管理型"财会人员综合能力管理学教学设计
一、财会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从我国财会人才培养来看,目前会计从业人员中,普通财务人员供大于求,需求呈现疲软态势,而高级会计从业人员却相对短缺。会计教育机构、学习会计以及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清醒认识"做账型"会计已经日趋饱和,辅助决策的"管理型"会计却是供不应求。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高校应该培养具备极强创新管理意识与创新管理能力的会计专业人员,能够通过设计和评估企业流程,监控、反映、报告和预测企业经营成果,执行和监控企业内部控制,收集、分析和整合企业信息来实现驱动经济价值的目标,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为企业良好运转、规避风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当前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专业的显著特征表现为技术性与综合性相融合,其综合性要求与其他管理类专业的要求相一致;其技术性包含两个层面:会计语言转换面和会计信息生成面。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生成将全面信息化,完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完成。因此,会计信息生成面将不只限于会计专业领域,而是全面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成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会计专业的技术性只剩下会计语言转换面的技术性,其核心能力是会计语言转换能力。
当前,无论是研究型还是应用型会计教育都过于强调专业能力培养,教学活动围绕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训练展开,人的基本素质熏陶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被淡化和忽略。同时,在注重知识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忽视了人际技能和组织技能的培养。这些矛盾在当前的会计教育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不仅反映人的综合素质,更是建立在综合素质之上。一个综合素质不高的会计专业人员,不可能从整体或全局去把握经济业务事项的内涵,也就不可能具备经济业务事项的透视能力。
三、财会人才综合能力分析
(一)知识技能
知识技能是人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知识更新与创新迅速,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学校教育已不再是获取知识的主渠道,绝大多数的知识获取在于继续学习,需要终生学习。另外,高级会计人才不仅需要精通财会业务,还需要通晓市场规则、金融、法律、内部控制、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知识,获取这些知识需要长期学习、不断积累,如果不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就不可能达到更高层次,成为复合型的高级会计人才。
(二)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与人沟通、协调的技巧与能力。首先,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综合、充分运用会计信息的能力,积极参与经济决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善于表达、沟通,及时、准确地将相关信息和自己的思想、观点传递给相关各方,以取得对方的理解与支持。其次,在复杂经济业务事项的分析与会计处理过程中,需要其他部门或人员的配合与支持,利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管理型”财会人员综合能力培养课程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